改革网讯 日前,同安区召开全区禁毒工作会议,传达厦门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同安区禁毒争创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推进全区禁毒工作。会后,一系列有力举措迅速落地,全面推进2025年禁毒宣传教育,营造同安区浓厚禁毒氛围。
▲潘建辉为学生讲授禁毒宣传教育“开学第一课”
近年来,同安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禁毒工作,在打击犯罪、宣传教育、帮扶救助等多维度协同发力。一方面,有效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实现社会面吸毒人员全列管在控,无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有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禁毒宣传矩阵,并开展大量宣传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敲响禁毒上课铃
“毒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如何辨别伪装成食物的毒品?”“要是在外面遇到有人免费送饮料,该怎么做?”……2月17日,一场生动有趣的禁毒“开学第一课”在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火热展开,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抛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好奇的问题。
学校综治副校长、同安公安分局祥平派出所民警潘建辉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切勿接受陌生人递来的任何食物和饮料,伪装毒品的包装往往比较粗糙,信息模糊或者不全,倘若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告知老师、家长或者报警。”潘建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特征以及防范方法,还结合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们对毒品的危害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深,我们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就是希望孩子们能直观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同时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潘建辉说。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他在备课时做了很多准备,收集了大量资料,希望让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
实际上,这堂在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的课程,只是同安公安分局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一个精彩片段。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健康无毒的校园环境,同安公安分局在今年春季开学期间组织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全区共有54所中小学、5万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线上学习“开学第一课”的参与率达100%。
在活动中,民警们充分发挥创意,利用课堂、主题班会、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禁毒宣传教育。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对毒品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切实增强了青少年抵御毒品侵害的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筑牢全民防毒墙
3月3日上午9时,同安区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迎来了西柯街道500名参观者。从中国禁毒史到毒品图文实物模型展示,再到VR互动体验,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严重危害,以及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识别、防范、拒绝毒品等方面的知识。
在毒驾危害VR情景模拟区域,居民通过VR眼镜,切身感受到了毒驾带来的危害。在自行车答题设备前,不少居民排起了队,骑上特制自行车,通过踩踏使屏幕滚动题目,一边运动,一边思考禁毒知识问题。
“以务农为主的村民,我们主要介绍禁种铲毒知识和毒品对家庭的危害;针对青少年,则结合益智、互动性强的设施,教育他们如何辨别新型毒品以及吸食毒品对于身体的危害。”同安区禁毒教育基地讲解员李小萍介绍,这种因材施教、精准施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禁毒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同安区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作为厦门市最早的禁毒教育基地之一,于2006年6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基地设在同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楼。2024年,基地重新升级打造为集教育性、互动性、警示性于一体的禁毒教育基地,展厅分为6大功能区。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区在禁毒宣传方面成果丰硕,拥有多个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禁毒宣传基地。除了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还打造了西柯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美林儿童禁毒主题公园、莲花村禁毒研学基地、五显三秀山禁毒口袋公园、新民青云亭禁毒主题公园、双溪公园禁毒微广场等一批主题鲜明的禁毒宣传阵地。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禁毒宣传12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50余万人次。 ( 邱赵胤 郑素描 杨心亮 陈慧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