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春启新程,教育先行。2月17日,厦门市同安区中小学及幼儿园迎来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为深化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实践,同安区莲花中心幼儿园创新推出“认领一颗种子,播种一份希望”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自然体验引导幼儿感知生命成长,为新学期注入生机与活力。
▲入园小朋友领取自己的种子红包
“种子红包”播种成长希望
清晨,莲花中心幼儿园内挂满寓意吉祥的装饰,孩子们在欢快的入园音乐中开启新学期。在“种子认领馆”中,花生、水稻、向日葵等十余种常见植物种子被封装成“种子红包”,供孩子们自主选择。园长叶秋芬介绍:“活动旨在通过种植实践,帮助幼儿理解食物来源,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感。”
5岁的陈瀚霖选择了水稻种子,并与伙伴们合作完成播种。他兴奋地说:“我要每天浇水,看它怎么长成大米!”这一场景正是幼儿园劳动课程的设计缩影。通过亲子共植、同伴协作等多元形式,孩子们在观察与照料中学习耐心、协作与责任,同时建立与自然的深层联结。
多元活动深化教育内涵
除种子认领外,莲花中心幼儿园还同步推出“植物成长日记”计划,鼓励幼儿以绘画、测量等方式记录植物变化,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园长叶秋芬强调:“教育应回归生活本真。我们希望通过长期观察,让孩子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进而内化为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同安区其他学校亦以特色活动丰富开学季:莲花中心小学“击鼓明志”传承传统文化;新民中学“非遗花灯游园”融合美育与实践;多校开设“开学第一课”,通过航天科技、生态保护等主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系列活动不仅强化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更呼应了“双减”政策下“实践育人”的导向。
教育回归自然 探索永不止步
近年来,同安区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将劳动教育、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此次开学季活动正是区域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正如叶秋芬所言:“一颗种子的成长,亦是孩子心灵的成长。我们期待以自然为课堂,让教育在泥土与阳光中生根发芽。”(文/图 郑素描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