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2月11日上午,2024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暨“金融助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杨民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用好存量和增量金融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紧扣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2024年福建全省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结构优、成本降”的特点,为福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2024年末,福建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3万亿元,全年增加3257.60亿元,比增4.02%;企事业单位是全年贷款增量的主力,贷款余额比增8.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38个百分点;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增7.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8个百分点;全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比增34.38%,保持高增长。
从贷款投向行业看,制造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业贷款降幅收窄。从贷款利率看,2024年,全省新发放人民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26%、3.30%、3.31%,同比分别下降18个、25个、57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货币政策执行有力有效,更多的央行低成本资金惠及实体经济。截至2024年末,全省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经营主体超11万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7%,为历史最低;省内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657个碳减排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39.58亿元;推动落地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
福建全力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牵头开展“深耕‘土特产’ 贷动大‘闽’生”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打造68个县域重点项目,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等资源要素下沉县域,助力县域产业振兴。2024年末,全省专项行动项目贷款余额合计4052.3亿元,同比增加260.4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29个基点;全省农户贷款余额8293.75亿元,同比增长9.21%。
福建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在科技金融方面,实施金融支持福建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创兴闽 ‘银’领开篇”专项行动。落实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累计为346个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项目(企业)合计授信1034.95亿元,发放贷款154.3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3.17%。福建省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项目签约率位居全国第一,贷款发放金额位居全国第四。
在绿色金融方面,支持探索试用转型金融标准,推动全省首批建材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绿色贷款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4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3.19%。2024年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553.32亿元,同比增长17.32%,惠及43.82万户林业经营主体,较上年末增加3.9万户。
在普惠金融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全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将民营贷款监测指标,纳入福建省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创设民营企业“首压首抽”监测报告制度,动态跟踪金融机构“抽贷”“压贷”行为,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合理接续;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民营中小微提质争效专项贷,累计投放专项资金贷款1400亿元。
在养老金融方面,福建率先制定出台《加大养老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福建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引导金融要素与“福见康养”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衔接融合。
在数字金融方面,高质量服务福建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数实融合,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全省累计完成数字人民币交易(含兑换、转账、消费)1.66亿笔、金额超过5000亿元。(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