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龙岩:答好“改革题”,做好“人社卷”

2024-12-27 15:25:54 来源:中国改革报 翟风采 郭书贤

在稳就业、优社保、聚人才、护权益工作中积极改革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 翟风采 郭书贤

2024年,福建龙岩人社工作交出“亮眼”答卷。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龙岩市人社局”)在稳就业、优社保、聚人才、护权益工作中积极改革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截至11月底,龙岩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目标1.4万人的110.71%;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262万人,签发率超86.6%,居全省第二;零工市场建设受到人社部、省人社厅高度肯定……不断夯实的“民生之本”,成为龙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直观展示。

稳就业:铺就通往幸福生活路

王思齐是土生土长的龙岩人,是回乡就业的大学生之一,通过今年初的“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成功“上岸”,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同样感到欣喜的,还有45岁的电工王师傅。自从龙岩市人社局启动“家门口”就业,开发“龙零工”互联网共享用工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就业服务,王师傅迅速找到了电工的零工岗位,还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了技能水平,现在每个月的收入稳定且可观。

大学生王思齐和电工王师傅的就业经历,是龙岩市人社局积极应对就业挑战、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个缩影。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龙岩市人社局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通过保障重点群体、深化“家门口”就业、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创业活力等一系列举措,为劳动者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龙岩市人社局因地制宜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动建立“1+7+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线下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建设,线上创新推出“龙零工”互联网共享用工平台,形成“15分钟灵活就业服务圈”,切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人民群众“网上办”“指尖办”。

在今年9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强调将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对此,面向高校毕业生,龙岩市人社局举办“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招聘活动109场次,提供岗位12.30万个次;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已接收5062名龙岩籍生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联系服务率100%。

就业是民生“第一课题”,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龙岩市人社局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并组织上岗381人,截至11月底,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49亿元,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8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不搞“花架子”,坚持形式多样,龙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答卷:截至11月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目标1.4万人的110.71%;组织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447人,实施“技能龙岩”行动,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62万人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62万元。

“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最大程度撬动各方力量,我们牢牢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定位、新使命,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龙岩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伟天表示。

优社保: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工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龙岩市人社局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努力将更多群众纳入保障范围。袁伟天说:“社会保障是‘安全网’,也是‘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龙岩市将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贡献力量。”

扩大社保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精准扩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46万人;截至11月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0.95万、137.49万、48.98万。

待遇水平稳中有升。提前完成今年全市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工作,共惠及全市14.45万退休人员。严格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保障措施,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共为3.44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687.46万元;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现每人每月195元(其中上杭县220元),高于省定标准25元。

深化数智社保建设。2023年龙岩市被评为全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工作联系点,积极开展“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目前开通5家定点医疗机构;在全省率先上线“工伤网办服务超市”,实现工伤入院刷卡登记,结清自费费用即可出院,减少工伤医疗费报销环节。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龙岩市人社局优化社保便捷服务,带来暖融融的民生温度。扩大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范围,目前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319万人,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86.6%,全市社保卡合作银行448个银行网点提供社保卡即时制卡服务;着力构建“15分钟人社服务圈”,在全省首创人社综合服务超市,将107个人社高频事项下沉合作银行网点办理,全面推进人社业务“就近办”。

聚人才:激发人才创业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同时,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视人才为珍宝。近年来,龙岩市人社局大力落实“才聚龙岩”行动计划,创新推进人才领域相关改革,促进人人各尽其能、各展其才,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汇聚强劲动力。全市人才总量达52.27万人,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708人、技能人才14678人。

聚揽天下英才。龙岩引力何来?促进产才精准对接是关键。龙岩市人社局紧紧围绕龙岩市重点产业需求,通过开展“送岗引才进校园”活动和“岩籍人才回引”专项行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今年以来,举办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6场、招聘活动252场,并优化推广“人力资源网上超市”,以数赋能产才供需精准对接,已归集用人单位4151家、求职者2.89万人,发布招聘记录1.92万条、就业岗位15.28万个次。

与此同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特殊人才”职称评价机制,突破学历、资历、论文要求,用业绩说话,用贡献说话,激发和释放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共有3批82名“特殊人才”获评中级职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设站13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11家(其中国家级1家),并新增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常态化分类认定机制,新认定市级A-F类人才1950人。

针对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龙岩市人社局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通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新建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联合教育部门先后组建机械制造、汽车维修、文旅等7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依托全国首家“抖音数字技能提升中心”,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11600多人次,孵化支持500多个优质原创作者、直播团队,带动就业4000多人,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护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基层劳动关系治理是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龙岩市人社局统筹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外卖送餐、即时配送、网约出行……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成为全新课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建设至关重要。龙岩市人社局出台《龙岩市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办法》,开展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监测和排查化解;推进新就业形态、企业集团、重点商圈、协会商会等调解组织建设,协同工会等部门建立“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协助基层企业维稳和职工维权工作。目前,建成“驿站枫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8个,增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站16个。

龙岩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治欠护薪,保障农民工等劳动者工资支付。畅通举报渠道,加大“96333”推广,直接解答处理群众维权问题;加强源头预防,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按月代发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预防欠薪风险;开展“春雷行动”,今年11月底,为1832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215万元。

与此同时,龙岩市人社局“把脉开方”有效化解争议纠纷。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格局,成立龙岩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构建集政策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审查确认、联动处置于一体的“一站式”调解模式。截至11月底,调解成功率70.03%、仲裁结案率89.01%。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畅通劳动争议在线调解渠道,促进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指尖上”“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接下去,龙岩市将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把握民生工作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的特点,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老区人民。”袁伟天表示。来源:2024.12.27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