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12月26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以下简称“海上风电试验基地”)传动链平台在福建建成投运。该平台是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技术水平最先进、测试能力最全面的风电机组地面试验平台,可开展 25 兆瓦级风电机组全工况模拟试验。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是国家能源局授权的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型式认证和并网认证的检测中心,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于2023年12月1日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陆上检测中心选址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内,主要建设传动链平台和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
传动链平台由中国电科院、国网福建电力、山东大学、深圳禾望、东方电气等国内一流产学研单位协同研发,是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的核心。该平台由六自由度载荷模拟装置、大容量电网模拟装置和被试机组构成,攻克了复杂电网故障动态模拟、电网阻抗量化补偿等方面的技术难点,集全工况、高拟真、多尺度于一体,整机试验能力达到25兆瓦,具备六自由度全工况测试能力。
“平台还具有轴线角度调节功能及全球容量最大的电网工况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输出侧额定容量达到90兆伏安,可模拟海上风电交流/直流不同送出方式下的复杂并网环境及各类故障扰动工况,试验效率提升1倍以上。”国网福建电力科技部主任方日升介绍,该平台的六自由度加载技术能够通过拖动电机转速扭矩调节及六个液压缸的耦合控制,产生“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六个自由度加载力,复现真实海上环境下的“风—浪—流”复杂工况。
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150米叶片试验平台引入了超长叶片双轴高频加载试验,可以进行世界上最长尺寸的海上风电叶片疲劳试验与静态载荷试验。其中疲劳试验平台采用双轴液压加载结构形式,实现叶片多个方向的持续运动,真实地模拟叶片疲劳损伤过程,试验能力、试验效果、设备效率均优于国内现有试验台。
与国内外现有的试验验证平台对比,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具备覆盖最新国际电工委员会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海上风电性能试验验证能力,试验平台拖动能力、加载能力、电网模拟能力等多项技术指标均为当前世界第一。平台不仅能测试世界最大容量的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的叶片,还能开展国际尚无法进行的海上风电机组全频率阻抗扫描等试验,对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的突破具有重大意义。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集仿真分析、运行测试、特性评价和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身,可开展大容量海上风机装备实证研究、网源友好型风电并网技术研究、海上风电单机场站全特性数字李生研究等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并主导国际标准编制,攻关海上风电关键核心技术,将有力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研究和试验能力。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开展海上风电机组测试可以告别“看天吃饭”,将原先在海上的测试搬到厂房里进行,真实可控地模拟各种工况,随时进行各种类型测试,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和全面性。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3910万千瓦。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3年稳居全球首位。
福建省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过 4000小时,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基地建成后将促进福建海上风电产业升级,支撑福建海上风电技术策源地和创新应用高地建设,带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形成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优势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海上风电产业群,助力福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