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世界功夫争霸赛”走进同安乡村点燃振兴新引擎

2024-12-02 15:56:57 来源:改革网 谢代文

改革网讯  11月30晚,厦门同安区潘涂村夜市广场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第二届武盛同安世界功夫争霸赛在此圆满落幕。本次赛事以“功夫”为媒,巧妙融合体育、文化与乡村发展,不仅带来7场精彩纷呈的功夫对决,更在多个维度为乡村振兴点燃新引擎,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家门口的“村搏会”吸引着众多市民到现场观看

本届赛事由同安区西柯街道办事处和同安区美林街道办事处主办,赛事涵盖自由搏击、武术散打、武术短兵三个项目,7场激烈对决吸引众多目光。5场中外选手间的自由搏击较量,尤其是中方选手来自登封塔沟武校的功夫少年们精彩表现,吸引大量观众现场观赛。

当夜幕降临,海风吹过,空气中满是当地人熟悉的海蛎和烧烤的味道,“村”气十足。开赛前半个小时放出的烟花,犹如一颗“信号弹”,村民们陆陆续续携家带口来到现场。比赛开始时,内场已是座无虚席,来不及进场的人就围在隔离栏外——室外的比赛,并不影响观看。成年人约上三五好友,边吃、边聊、边看比赛,孩子们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拳台,不时发出惊呼声和赞叹声。“我们同安人喜欢武术,以往都是看电视,这一次就在家门口,当然要来看了,全家都来了,气氛这么好,像过节一样。”村民梁先生兴奋地说。

 

▲中外男子63公斤级自由搏击冠军赛中方对阵摩洛哥选手

本次赛事选址于“中国海蛎第一村”潘涂村夜市广场,紧邻海蛎加工厂,比赛与夜市营业同步,“百家宴”场景热闹非凡。村民们闻着熟悉的海蛎和烧烤香味,全家出动观看比赛,现场座无虚席。成年人边享受美食边看比赛,孩子目不转睛,现场气氛热烈和谐。这种将赛事与乡村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国际赛事魅力,也为赛事增添浓厚乡村烟火气。

除了世界功夫争霸赛,首届同安酒王争霸赛同期举行,啤酒、音乐、舞蹈与功夫表演融合,群众参与度高,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潘涂海蛎夜市作为滨海旅游热门打卡地,通过赛事展示了当地特色。潘涂社区海蛎养殖产业规模大,年产量高,赛事为海蛎产业提供展示平台,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在比赛进行的同时,夜市广场也照常营业,还增加了很多摊位,观众席是上百个圆桌,“百家宴”由此上演。场上拳拳到肉,精彩刺激;场下气氛热烈,轻松和谐。“武术的根基在群众,让这项运动更接地气,更容易被老百姓接触、了解,才会有生命力。比赛把当地‘百家宴’的民俗和功夫争霸赛结合在一起,奖品也是当地特产,就是突出一个‘村’字。‘村搏会’既是首创,也是我们的一次有益尝试,从效果看,非常好,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赛事总导演宋玉杰说。

▲武校艺术团在现场功夫表演

赛事期间,除精彩功夫对决外,还通过文艺演出、武术文化展示等活动,向观众展示当地武术文化魅力。登封塔沟武校艺术团的功夫表演,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也为同安乡村打造了一张独特的文化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走进同安乡村。

“同安历史上曾有超过20位清代水师提督,这一数字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充分证明了同安被誉为‘清代水师提督的摇篮’和‘清代武功最盛之区’。”来自同安的武术高手林帅为本届赛事形象大使,这个被称作武林风“最嚣张拳王”的勇士重返故乡,“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武术的热爱,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助力“体育+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林帅说。

▲潘涂海蛎夜市聚集大量人气

坐落在环东浪漫线上的潘涂海蛎夜市,是近年来厦门滨海旅游热门打卡地,更是同安乡村聚人气聚商气的有力载体。海蛎养殖在潘涂有着悠久的历史,渔民们世世代代传承着与海洋打交道的技艺。作为“中国海蛎第一村”,潘涂社区撬动“一村一品”大产业,打造了潘涂海蛎的特色品牌,潘涂人在全国沿海的海蛎养殖面积达6.3万亩,养殖产量约45.4万吨,产值约4.5亿元。

“潘涂海蛎夜市已有18家常态化运营商家,当晚千余人参与现场活动,近万人次观看了网络直播,全网浏览量上百万。”潘涂社区党委副书记林育林说,“潘涂就是要通过国际性的赛事,把潘涂展示出来,把潘涂海蛎名气打出来。”(谢代文)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