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途中,建立一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今年以来,福建省南安市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启动“头雁领航”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锻造了一支有担当、善作为的“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培训班开班式
精准培育,提升领航能力
南安市在“头雁领航”培养计划中,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贯穿培育全过程。通过“七个一”培养措施,即一场党性教育洗礼、一系列专题培训、一份考察学习套餐、一条示范靓线打造、一次现场晾晒比拼、一期集中宣传介绍、一堂“书记讲给书记听”,建立了“培训提升—探索实践—成果创建”的培育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工作问题、学习心得、工作建议442条,其中21条建设性意见已转化为政策决策参考。
同时,南安市还注重抱团发展和帮带培养,划分5个抱团发展小组,每年提供5万元小组活动经费,支持各小组采取“小班制、精准化、点单式”模式,定期开展活动。遴选5名政治素质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市管干部担任“头雁”帮带导师,指导“头雁”队伍找准发展路子、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共推动谋划村(社区)发展规划77个,协调解决各类疑难问题156个。
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
为加大“头雁”培养力度,南安市充分统筹市直部门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政策上的优势,每年梳理一批可下沉村级的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进行试点建设。同时,为“头雁”队伍定制全方位的激励措施,优先推荐综合表现突出的“头雁”参评“两优一先”、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评选活动,以及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门岗位。在奖补方面,组织“头雁”参评农村(社区)治理人才,并根据不同层级享受人才岗位津贴。
辐射带动,激活领航效应
南安市推动“头雁”队伍结对帮扶本乡镇(街道)的一般村或薄弱村(社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模式。以官桥镇为例,通过构建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振兴示范线,展现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发展格局。此外,还建立了典型示范、晾晒比拼机制,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村级“样板”,并通过“实地观摩+现场讲解+座谈交流”的方式,组织开展“同台比武”晾晒比拼活动,目前已初步打造乡村振兴等基层党建品牌31个。
通过“头雁领航”培养计划,南安市不仅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素质,更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未来,南安将继续深化这一计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朱璇 黄志鑫 陈鑫炜 许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