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市探索构建组织联建、产业联同、服务联动、人才联谊、安全联防的园区党建“五联”模式,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翟风采
“作为金铜产业链链主企业,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牵头与合作前景广阔的25家金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县直参建部门成立金铜产业链综合党委,与链上企业握指成拳、信息共享、合作发展。”福建省龙岩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苏雄丰说。
苏雄丰所说的产业链党委,是龙岩市围绕全市“2+4”工业产业体系,成立12个产业链党委,分别联系金铜产业、锂电新材料、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吸收1082家园区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入链、补链,通过党建纽带,上下游、政企金、产学研的资源得到有效贯通,共同研究和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作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龙岩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名。近年来,龙岩市大力推进园区产业链党建工作,探索构建组织联建、产业联同、服务联动、人才联谊、安全联防的园区党建“五联”模式,将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人才融在链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组织 建机制
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龙岩市强化组织联建,发力打造“党建联阵”,探索“链上党建”新模式。全市上下联动,按照分级负责、行业推进、属地兜底的原则联动推进,在龙岩全市市级以上园区建立运转高效、上下贯通的“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党委—企业党组织(园区综合党支部)”组织架构,织密组织体系,通过区域组团、产业串联等形式,推动园区大量“零星”非公企业组建联合党组织,目前已实现全市市级以上园区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1%。
同时,龙岩市深化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选派188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网格化挂钩联系园区企业、253名园区党员干部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服务联系卡、机关企业互访等工作机制,实现联系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由产业链党委牵头建立产业链信息分析会等机制,对产业全链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分解终端产品“最小颗粒度”,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56个,实施延链补链项目189个,并将活动融在产业链上,每月15日作为全市园区党建活动日,增强共建共享“黏合度”。
此外,以“红色车间”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班前一刻钟”“车间微课堂”“党员标杆线”“双培双创”“红链先锋”等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党员带头完成技改项目258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458条,申报“五小创新”参赛专利119件,助推紫金铜业、金龙稀土、天甫电子等6家企业19个优势重点新材料产品进入国家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清单,为企业创造价值超3.2亿元。
解难题 办实事
为链上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党建赋能,明需求,定清单,服务联动,优化服务发展环境。龙岩市立足园企实际需求,围绕“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开展“妈妈式”全链条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创立龙岩“企业之家”“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等服务平台,建立园区企业党组织与涉企部门常态化对接机制,并上线“一键写信”“政策云配”等线上功能,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目前,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整合16家党建强企“联合行动”成员单位资源,累计为企业提供政策匹配服务16万次,向企业“点对点”推送惠企政策信息160万条次。
为了助企“加速跑”,龙岩市更是精准发挥党员作用,推出助企“服务包”。推行一系列“我是党员全帮办”“我是党员我来跑”等代办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党员、一套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协调推动涉企部门出台惠企政策187条,帮助企业代办土地挂牌出让124个、项目林地报批122个,解决保障性住房办证等历史遗留难题400多件。
龙岩市着眼企业党建当好“指导员”,让党建工作更“接地气”,尤其是在办好职工“急难事”方面,打造“绿动闽西”等10个集党务、政务、商务、为民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式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中小企业联合开展共建活动2345场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就学、劳务纠纷等诉求问题2000多个。
稳根基 引人才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龙岩市创新产才融合模式,科技引领建设“人才矩阵”,厚植人才培养新高地。引进一批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群体,并连同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先后引进以中国核工业为代表的“国内百人团队”“台湾人才团队”等10多个高端人才团队。
产业链党委牵头协调,依托龙岩科创园、紫金矿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新建“共享”实验室和人才驿站213个,汇聚“国家卓越工程师”等一批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86人;举办“龙岩人才活动周”,邀请25名院士、13省20地近千名专家人才来龙岩交流,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3个;推动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在龙岩建立人才实训基地,打造产学研升级版。
与此同时,在园区党(工)委和产业链党委的统筹协调下,建立人才项目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机制,组织园区链上各类企业及人才团队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零的突破。
为了让园区成为安全型现代化工业园区,龙岩市形成安全联防、多方协作格局。通过组建13个“安全生产联盟”,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构建“安全生产共同体”,并由园区党工委牵头抓总,建成全省首个“智慧园区”在线监测监管大数据平台,对园区企业进行全覆盖、全方位体检。通过推行安全联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28起,保证园区安定稳定。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接下来,龙岩市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产业链点燃‘红色引擎’,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为革命老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苏雄丰说。来源:2024年10月25日中国改革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