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生态修复技术 绘就电网绿色画卷

2024-10-12 13:33:13 来源:改革网 罗京鹏 李熙 郭清梅

改革网讯 近年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追“新”逐“绿”,运用生态修复技术解决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环保难点与痛点,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

三联养分建自循环“绿色宫殿”

三联养分自循环增效植被修复技术构建了“微生物-土壤-植物”的养分自循环微生态系统。

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肥料以及土壤保水剂,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协作,为植被的修复和生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技术优势

1.植被恢复速度快。短短30天内就能实现塔基区的高质量复绿。

2.增效明显。一次作业就能完成复绿任务,而且成活率高达95%。

3.具备长效性。通过植物的自然演替,实现免养护的目标,让植被修复成果得以长期保持。

4.应用场景广泛。无论是土地贫瘠、碎石覆盖等恶劣环境,还是其他类型的受损土地,都能发挥出色的修复效果。

该技术已在1000千伏都榕线的试点应用中展现了出色的性能,并在闽粤联网工程全线应用,推广至福建、湖南、广东、重庆、甘肃等输变电工程。截至2024年9月,累计植被修复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微生物变固土“小能手”

国内首创的微生物矿化固土技术,能在土壤固化方面发挥大作用。

技术优势

1.工作方式绿色环保。不需要大型机械施工,土壤硬化之后,依然可以种植绿植。

2.抗冲刷能力强。抗压强度能达到1-10MPa,性能接近C10水泥,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3.适应性超强。无论是全天候、全地形还是多场景施工,都能轻松应对,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023年,该技术已在闽粤联网工程成功应用。

三维仿生打造边坡“一片绿”

三维仿生植根立体化边坡修复技术有着一套独特的仿生理念,通过模仿植物根系的精妙结构,来打造边坡的坚固防线。

将玄武岩锚杆、天然椰丝网、诱导矿化菌丝组合,分别仿生模拟“主根-侧根-须根”植物根系,构建边坡防护网架,实现对边坡土体锚固、纤维加筋等防护作用。

技术优势

1.使用的材料绿色环保,不仅耐腐蚀,还能延长网架的寿命,减少边坡后期的维护成本。

2.施工工艺简易,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见效快。

2024年,该技术已在福厦特高压线路塔基的高陡边坡上应用,减少水土流失80%以上。此外,与传统的客土喷播相比,该技术的设备与人工成本都大幅降低,综合施工成本降低了40%左右。 (罗京鹏 李熙 郭清梅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