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冰冰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是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吸引了众多台企前来投资发展。为顺应台胞台企在厦门发展的司法需求,2012年6月,海沧区成立了全国首个涉台法庭——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沧法院”)涉台法庭,开启了厦门涉台司法机制改革的序幕。
经过12年的探索与实践,海沧区涉台司法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前列。围绕“通”“惠”“情”三篇文章,海沧区先行先试推动多项全国首创和示范性措施落地,涉台法庭先后荣获“全省法院司法品牌项目”“福建省政法系统十佳基层单位”“全省十佳法庭”等荣誉称号。
完善专业审判机制
构筑涉台审判“高地”
今年6月,厦门一企业“碰瓷”台湾女星林心如,擅自使用其肖像“蹭热度”“引流量”,被海沧法院判令公开道歉,并赔偿7万元。
在处理涉台案件方面,海沧法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1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启动涉台案件“三合一”集中管辖机制,由海沧法院集中管辖厦门辖区内具有涉台因素的一审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有效提升了涉台案件审判质效。2012年以来,海沧法院共受理涉台案件11834件,涉台法庭在广大台胞台商中形成良好口碑,被亲切地称为化解涉台纠纷的“专科医院”。
“我感受到肩负沉甸甸的责任,也感受到大陆司法服务建设在对台方面的重视与进步。”作为一名在大陆投资创业、生活逾20年的老台商,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在涉台法庭已担任了多年的台胞陪审员和缓刑考察员。
像吴家莹这样的角色,海沧区还有很多。多年来,海沧法院积极探索完善台胞参与人民司法工作机制,选聘台胞担任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缓刑考察员、执行监督员,以“同乡之谊、同胞之情”促进案结、事了、人和。目前,已有台胞陪审员47名、特邀调解员16名、缓刑考察员5名、法庭义工45名。
为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海沧区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2015年8月,厦门市涉台社区矫正中心在海沧区揭牌,厦门成为大陆唯一的涉台检察、审判、司法调解、社区矫正等涉台司法环节全过程无缝衔接的城市。2021年,“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厦门海沧法院涉台调解室正式挂牌运行,是以一站式建设为依托,聚焦多元解纷,探索商事纠纷诉前调解机制所打造的新样本。
创新对台支付机制
培育司法惠台“样板”
去年底,海沧法院首例适用跨海峡支付机制的强制执行案件顺利结案,远在台湾的蔡某某申请领款后,2个工作日就收到执行款。
在以往,台湾地区当事人必须在大陆开设银行账户才可以收取法院案款,导致涉台案件款项发放难、台湾地区领款人领取案款成本高、耗时长。海沧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涉台案件执行款“跨海峡”简易支付机制破解了这些难题。
“这项机制率先打通了‘跨海峡’支付通道,便利台湾地区当事人零成本、快速领取案款,同时破解了台湾地区当事人身份核实难而导致案款无法发放的问题,做实审执工作的双赢多赢共赢。”海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主动与金融机构建立涉台案件案款支付绿色通道,通过台湾地区分行客户信息库识别、核实领款人身份后,台湾地区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收取款项。
“跨海峡”支付机制是海沧区在推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培育司法惠台“样板”方面的一个缩影。为向台胞提供更智能的司法服务,涉台法庭充分利用涉台司法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在诉讼服务厅设置自助立案区,实现诉讼事务“一网通办”;率先开展“跨海峡”在线立案,建立适应涉台案件特点的在线立案、调解、庭审、执行机制。“平等保护台胞立案权利项目”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奖”。
此外,海沧法院还精心编制《涉台案件诉讼指南》,为台湾同胞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成立由在厦台胞组成的涉台法庭义工服务队,拉近台胞与司法的距离;编写并发布《涉台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全面梳理案件特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优化涉台营商环境。
探索台青实习机制
搭建两岸交流“桥梁”
“这次参加研习营,一方面是想要更深入了解大陆司法体系,另一方面希望为日后在大陆工作积累宝贵经验。”今年7月,海沧区2024年首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法院研习营开班,6名台湾地区本科大学生与2名大陆高校研一学生在厦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研习活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海沧法院涉台法庭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海峡两岸法学青年实习基地,目前已接收四批次共15名台湾法学青年实习生开展实习,有8名实习生在大陆就业,2名实习生因实习结缘而喜结连理并定居厦门。
“希望台湾实习生们以法为媒,通过参加旁听庭审、案例研讨、学术沙龙、参加执行等活动,增进对大陆法治建设情况的理解与认同,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海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炳坤表示,涉台法庭将通过“法院+高校+实务部门”协同参与的研学机制,促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助力台湾青年到大陆追梦、筑梦、圆梦。
为打造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两岸司法交流平台,2022年12月,“厦门涉台司法展示基地”在海沧区揭牌,成为全国首个集宣传性、教育性、普及性于一体的涉台法治主题示范展馆。与此同时,利用自行购买及台胞、台企捐赠等多种途径,海沧区全面收集两岸法学研究素材,建成涉台司法研究资料库,为两岸法学青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
海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沧区将进一步求新、求精、求进,在涉台司法工作中培育更多“厦门样本”,推动涉台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两岸融合示范区建设向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深层次迈进。来源:2024.8.18中国改革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