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文化作为民族的根与魂,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年,适逢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的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于8月10日在福建南安隆重开幕,这一盛事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新时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深情呼唤。
图为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南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郑成功,这位祖籍泉州南安的民族英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其事迹跨越时空,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情感与记忆的桥梁。在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之际,南安与日本平户市等友好城市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展现了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也为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
开幕式上,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发言表示,郑成功是两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我们应当以郑成功为骄傲,常思血脉相通之情,发扬郑成功精神,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合作,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理念不仅是对郑成功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和践行。
在此次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展现郑成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从“泉州港澳台青年(南安)同心交流基地”的授牌,到郑成功主题民俗文化表演,再到两岸信众共同参与的祈福祝寿典礼,每一项活动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郑成功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也促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图为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式现场主题民俗表演。朱璇 摄
据了解,在台湾,民众把郑成功奉为“守护神”,供奉郑成功的祠、庙、堂约有170多处,信众达200多万人,每年都有信众组团回到福建南安郑成功陵园和祖庙进乡拜祭。活动当天,两岸信众按照标准道教科仪,在南安石井镇的郑成功祖庙共同参与祈福祝寿典礼暨“成功归故里”两岸民间信俗交流活动,祈盼两岸和平共进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指导,南安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安市委员会主办,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泉州郑成功研究会、全台丰祀开台圣王郑成功联合会协办,为期三天,为海内外人士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期间通过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美食嘉年华、“游成功故里 探工业新城”-成功商旅体验活动、“青春相约携手成功”台湾大学生主题夏令营、台湾青年“成功故里精英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推动郑成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两岸文化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郑成功文化与精神,作为维系海峡两岸民众深层情感的纽带,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于跨越时空的共鸣,构筑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福建南安,作为郑成功的故里,正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及福建省实施意见,紧扣“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使命,充分发挥“郑成功故里”这一品牌优势,利用辖区内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陵园、郑成功文化中心、延平王祠、郑成功庙、海上视师石、焚青衣处等丰富的郑成功系列史迹,在文化交流、宗亲往来、民间信仰、青少年交流等方面作出大量有成效的工作,致力于将福建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并围绕“南台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充分发挥郑成功故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独特品牌优势。
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的致敬与缅怀,更是促进新时代国家改革与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与有力推动。福建南安正以郑成功文化为桥梁,先行先试,在两岸“应通尽通”的道路上深入探索与实践,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彰显南安作为郑成功故里的历史担当与文化自信,更为新时代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与典范,也为接下来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助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南安力量。(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