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巡晚议”制度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沿袭了60多年的一项干群工作制度,即村干部清晨巡村走访、党群夜间谈心议事,以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走近群众、联系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该制度既是乡村治理路径的有益探索,也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和“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的生动体现,更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展现,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前,“晨巡晚议”制度已在古田县全面推广。
探索“微治理”网络架构
构建“巡村入户”机制。古田县凤埔乡有13个行政村,划分为58个管理网格,实行分片负责、网格化管理,坚持“日巡村、月巡查”,“走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对农户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限时解决问题。
建立“包村联户”负责制。针对村干部在“晨巡”中遇到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探索“群众点题,部门答题”工作机制,每村指定1名乡党政班子成员和1名干部职工负责挂钩联系,平安办、派出所、林业站等部门定期深入村户,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创建“顾问团”模式。古田县评选“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邀请有威望、有情怀的老党员、老村干部等人员加入,解决村民矛盾调处遇到的“面子”问题,并聘请26名村级监督联络员助力“晨巡晚议”工作情况监督。
共建“一站式”联动机制
构建群众议事“网点”。古田县在村民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休闲亭、便民超市等设立联系点、议事点,全面搜集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对于个别情况复杂、久拖不决的问题,实行“一人一档”和领导包案负责制,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害。目前,全乡已建立25个群众联系点和议事点。
成立综合调解“中心”。成立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解忧杂货铺”,设立“晨巡晚议”点赞台,分发便民服务联系卡,记录“晨巡晚议”日记,将心理沟通、减压等技巧融入调解工作中,为群众提供包括矛盾纠纷、信访投诉、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巧设法治“网格”。古田县构建“网格长+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农户”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法院诉非联动工作室,搭建“特邀调解员+法官”的纠纷解决机制,派遣法官驻点服务,采取就地调解或开庭审理方式解决纠纷问题。
创建“微积分”激励模式
古田县创建探索开展“我爱我家”乡村治理“积分制”活动,将乡村各项工作全部纳入“积分制”管理,按照正向激励为主、奖罚结合的原则,村民可凭借积分券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改“任务命令”为“激励引导”。
同时,在村民议事长廊里设置积分公示栏,每月更新积分情况,设立“红黑榜”,对积分表现优秀的党员、村民予以表彰,评选出“党员示范户”和“积分达人”,促进广大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
古田县在积分制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打造农民群众身边的“产业发展顾问”,将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专家及本土食用菌产业人才纳入“晨巡晚议”队伍,加快食用菌产业园区全产业链区域化改造提升,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比如,针对凤埔乡北部西溪等7个行政村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的现状,打造凤埔乡北部片区“‘晨巡晚议’便利店”,带动7个偏远村的12个产业基地发展,带领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