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福鼎:筑牢绿色屏障 重现“海上森林”

2024-07-29 10:42:46 来源:中国改革报 福鼎市委改革办

福建福鼎市探索打造海洋生态保护样板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近年来,处在中国红树林资源自然分布最北端区域的福建省福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科学修复、综合治理、整体保护,有效改善沿海区域生态环境。目前,福鼎全市境内红树林面积达4900余亩,并有柯湾、巽城和罗唇3处红树林保护区,一幅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聚焦“联动”生态屏障持续建强

同公益基金联动。福鼎市坚持先行先试,预先对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提前组建技术团队、开展规划选址、优化设计方案,于2022年成功签约红树林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蚂蚁森林生态海洋修复福建福鼎红树林项目”落地,打通公益基金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路径,成为全国首个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支持本地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近两年内累计引进公益基金4000万元,新种红树林1700亩。

同科研院校联动。邀请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王文卿教授来福鼎召开培训会并组织开展现场指导,为红树林科学种植提供技术支撑。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红树林领域研究两项,开展人工红树林恢复对湿地土壤养分和水环境影响研究,为加强红树林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同金融机构联动。积极对接人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设立特色保单,用于投保被保险红树林的育苗养护、救治补种、生长环境改善等,为近海生态系统建设搭建坚实的风险屏障。“红树林‘司法+行政+保险’生态保护协议”“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两个全国首单落地福鼎,为全市红树林保护区提供1875万元损失风险保障。

聚焦“治理”入侵物种有效防治

实施除治攻坚。互花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环境平衡,福鼎市围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组建以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日调度、周例会”工作机制,在宁德市率先发布除治通告、攻坚方案,全面摸排全市互花米草分布图斑,细化制定除治任务清单,将除治责任层层落实。全市完成1883亩除治任务仅用时1个月,在全省率先完成除治任务。截至目前,累计除治面积2000余亩。

常态长效管护。制定出台《福鼎市互花米草除治长效管控方案》,推行“人防+技防”形式,通过施工单位日常巡护、属地乡镇巡查队伍实地踏查巡护、市级专班开展联合巡护、重点区域数字化监测预警四种管护模式强化除治地块巡查管控工作,重点调查互花米草除治区域及周边湿地,对复萌情况实行台账清单化管理,进一步巩固除治成效,2023年共清除互花米草复萌地块35处。

景观精准提升。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分区和潮间带基质的特点,科学制定互花米草除治地块滩涂修复与利用提升方案,并结合蚂蚁森林公益红树林项目,2023年在佳阳、前岐等乡镇除治区域同步恢复种植红树林1070亩。积极打造精准提升示范片,依托店下巽城红树林保护区现有资源,规划建设集科教、休闲、观测、娱乐于一体的省级红树林湿地公园,目前《福鼎巽城红树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4—2028年)》已得到福建省林业局批复。

聚焦“保护”资源保护统筹推进

突出重点宣传。福鼎市在湿地红树林等沿海乡镇、重点部位张贴海报、竖立固定宣传牌,开展“共护‘海洋绿肺’同筑生态福鼎”普法宣传活动,加大对《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及湿地红树林的宣传科普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2022年以来共开展相关宣传23次,印发宣传单10000余份。

强化日常巡护。建立巡查管护机制,适时组织工作人员到湿地红树林分布点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及时制止群众采摘红树林秋茄苗、破坏红树林等行为。市直有关部门、乡镇巡查队伍发挥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巡护和日常巡护,全方位排查红树林保护区内是否出现破坏红树林湿地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目前,共开展巡查管护达1200多人次,制止教育有关群众100多名。

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群众私自采摘、买卖红树林秋茄苗等行为,林业执法人员到前岐、佳阳、店下等湿地红树林分布区域开展打击破坏湿地红树林专项行动,制止群众私自采摘红树林秋茄苗,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破坏湿地红树林问题线索,切实保护红树林种质资源安全。今年以来已出动执法执勤人员60多人次。依法妥善审理涉及红树林湿地等各类环境资源案件,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促进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司法之力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驾护航,筑牢“海上森林”司法屏障。(福鼎市委改革办供稿)来源:2024.7.28中国改革报讯04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