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日前召开的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立足国网公司锻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参与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排头兵的定位,以理念领先带动发展争先,全力实施科技创新登高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有突破”,为公司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科技支撑。
会后,国网福建电力系统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表示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各单位积极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拿出实招硬招,为奋力推进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网福建电科院电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智诚表示:“我将聚焦海上风电+储能、海岛储能、大型独立储能共享复用、系统级储能聚合应用等福建特色场景,持续加强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前瞻性、引领性研究工作投入,积极推进国内首个支持直流直挂储能技术验证的新型储能实证平台建设,力争取得引领性原创突破。”
国网福建电科院将立足公司“技术监督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新定位,以“四化”落实“四制”,奋力打造省级电科院改革典范。从规划可研到退役报废,全流程嵌入公司业务,落实技术监督“硬约束”要求,全力推进技术监督实体化;加快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作,全力推进科研创新集群化;构建福建电网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验证的中试平台,全力推进技术保障专业化;发挥双创中心的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作用,推进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建设,全力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国网福建经研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荣说:“我和同事将聚焦新型负荷特性研究、全品类电源与跨省输电通道联合规划、极端天气下能源电力保供、‘气象-经济-能源-电力’耦合仿真等关键问题开展攻关,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国网福建经研院围绕“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建设需求,牵头成立新型能源体系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坚相关核心技术,力争在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规划运行、农村能源革命、大规模新能源汇集送出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电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有针对性地加强能源经济、能源气象、能源化工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储备,打造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作为发展专业人员,我们将围绕规划技术、网架构建、态势感知、能量调节和商业运营五方面,重点攻坚交直流混合配电、移动储能电力集成与分配、分布式电、聚合和消纳、数字化感知与资源高效协同、现代智慧配电网商业运营等技术,助力打造厦门高能级配电网科技示范工程。”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陈荣锋说。
厦门是新型电力系统市级示范区,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聚焦高能级配电网大平台建设,推进配网状态感知、最优量测技术研究,加快实现智慧运抢等7类场景可视化应用。聚焦“源网荷储数碳”互动,加快推进车网互动、绿碳地图试点建设,打造环筼筜湖综合示范区。聚焦防灾减灾,依托配网防灾国网实验室厦门基地,推进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落地,打造城市防灾综合示范样板。加强与厦门时代储能实验室等合作,利用地区锂电产业集群优势,推进新型储能并网、检测基地、技术标准研究等方面攻关突破。
和盛高科技公司系统项目部经理陈太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带领团队专注于提升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深入研究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系统的监测精准度和实时性,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亿力集团公司致力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加快传统业务技术升级,增强施工机械化能力,支撑检修作业“能带不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亟需产品,聚焦输、变、配电全系列智能感智终端,迭代升级智能化监测产品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构建数字化产品生态圈;以建设海上风电检测基地为契机,布局海上风电产业链,参与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以机制优化为重点,完善考核激励体系,优化人才引育机制,健全成果孵化转化机制,营造技术创新浓厚氛围。
“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闽电数智大生态技术策源地建设,做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电力业务的交叉融合,落实科技引领‘三同步’、技术转移‘三同时’,聚力推动国网福建电力高质量发展。”国网福建信通公司副总工程师、发展技术部主任蔡宇翔说。
国网福建信通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国网福建电力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国网福建电力数字化转型排头兵”的姿态奋勇争先,当好闽电数智大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打造“预研-立项-转化”的科技创新模式,全力推动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持续输出高等级科技奖励、高价值技术标准和高收益科技转化成果。围绕物理信息系统、生成式大模型、网信安全等方向持续攻关,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打造成为国网福建电力具特色、有侧重的高水平创新主体。(涂汉东 郭芷祎 许云婷 潘翰 郭清梅 刘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