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厦门出台全国首部环评与排污许可综合管理名录

2024-07-17 13:13:44 来源:改革网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改革网讯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丰富多维立体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拓展全链闭环的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机制,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近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厦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综合管理名录》(下称《综合名录》),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深水区”再次扬帆启航。

以新思维破除壁垒

一表统揽制度衔接

《综合名录》对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进行全面梳理,聚焦生态影响和污染影响差异化分类管控,实现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的全面统一。

分区管控与环评制度衔接。《综合名录》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为基础,全面衔接分区管控成果,按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等三类单元来区分需保护的环境敏感目标,将优先保护单元全部纳入环境敏感区。

准入清单与项目管理衔接。充分运用厦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其实施细则的编制成果,加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的衔接联动改革,繁简分离、化繁为简,推行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的区分管理,着力提高源头预防和事中事后管理效能。

环境准入与要素管理衔接。《综合名录》严格落实新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重点管控要素的管理要求,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新增入河(海)排污口、涉及一类污染物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大等类型的建设项目,严格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

以新举措优化管理

一业一策精准赋能

《综合名录》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轴线,结合相关产业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影响,对环评和排污许可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全行业覆盖明确,并创造性的在名录中明确各类型项目的审批方式,实现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精准赋能。

生态影响类项目强化环评管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督促建设单位将环境影响评价贯穿于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工艺选择、施工期环境管理、竣工生态环境修复以及运营期等全过程。

污染影响类项目夯实排污许可。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规划环评提供了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风险管控和资源能源利用的前期准入研判基础上,适当简化环评管理,强化排污许可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污染影响较大项目注重协同发力。从源头预防上,通过环评辅助项目选址,杜绝重大工业项目布局产生的环境风险,从过程管理上,通过排污许可贯穿于项目全过程监管。

以新模式筑牢底线

一体推进分类施治

《综合名录》充分体现了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构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通过两项制度的宽严相济,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统筹整合国版名录。《综合名录》共包括52个一级行业类别,149个二级项目类别,较现行环评管理名录分别减少了3个一级行业类别和24个二级项目类别,较排污许可名录分别增加了1个一级行业类别和37个二级行业类别

有序调整管理方式。《综合名录》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全面衔接,为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拓展奠定基础,创新对13个行业重新赋码,对未对应行业分类的类型进行单独赋码。为调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常见的通用工序套用矛盾,将通用工序糅合进54个主行业进行排污许可管理。

立足实际补强弱项。结合厦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将22个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行业列为不予审批范畴;聚焦海洋环境、避免邻避问题,将19类相关环评提级管理;综合考量厦门市主导产业和环境影响,对56类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30类建设项目实行降级管理,15类建设项目简化管理要求;聚焦排污许可核心牵引作用,对39类项目实行排污许可提级管理。

以新服务助力发展

一站通办提质增效

结合《综合名录》的施行,对厦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建设单位通过系统可实现环评和排污许可的一键通办,为加快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升级。

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对厦门市不具备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产业规划不予考虑等行业类别,明确不予审批。对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企业,在守牢底线的同时,简化准入要求,加强过程监管。

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对于分区管控成果清晰,准入条件细化明确,且污染防治技术成熟的项目,大幅降低环评类别,甚至豁免环评,为企业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定制打造利企益企模式。以污染物排放情况为重点考量标准,对社会事业与服务业、房地产类项目进行大幅瘦身,不再纳入环评管理;对简化环评的项目,适当强化排污许可管理,细化补充排污许可内容或提高管理类别,引导企业按证排污、规范管理。(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