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龙岩:在高质量发展中践行普惠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2024-07-01 11:26:38 来源:中国改革报 陈晓琦 汤斯凯

□ 陈晓琦 汤斯凯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普惠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覆盖面,对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紧紧抓住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贯穿于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根植闽西、服务闽西”的人民至上经营理念,主动融入龙岩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锚定服务实体主航道,让广大闽西儿女共享普惠金融改革发展成果,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生动的龙岩实践。

坚持普惠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龙岩市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发挥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服务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具体金融实践中,作为原中央苏区经济核心区域,龙岩市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微企业定位,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红色基因始终深植于革命老区闽西的血脉。“普惠城乡,让金融服务没有距离”的使命始终引领龙岩市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积极将普惠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以金融力量创造幸福、传递美好。

龙岩市普惠金融助力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着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生动的龙岩模式。截至2023年12月末,龙岩全市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绿色贷款增速均居全省第三,不良贷款余额24.73亿元,不良贷款率0.69%,保持低位运行。普惠金融指标持续优化。

深耕厚植“三农”沃土,助力城乡居民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龙岩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紧紧锚定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普惠金融全面覆盖、共同富裕全面融入等目标,以“支持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振兴一个乡村”的工作思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和培育一批在全市具有典型效应、示范作用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村。

龙岩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986”工程,承接“扶贫再贷款整村推进”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已按“986”标准建成示范村1731个,评定普惠金融信用乡镇(街道)63个、普惠金融村(社区)1171个;示范村建档面、授信面、用信面分别占创建目标总数的99.86%、95.35%、73.90%;示范村贷款平均利率为5.99%。

协同发展绿色金融

描绘美丽闽西新画卷

龙岩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发展转型金融。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发推广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助力“绿色让生活更美好”。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出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全国首单生态指数保险“九龙江生态指数保险”、全国首单水土流失区林业治理碳汇保险、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保险+”服务项目、全省首单空气清新绿色保险等。

此外,龙岩市还积极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是让金融更普惠的“利器”。龙岩市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以建设“龙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以数据驱动获客、活客、黏客,持续加大业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注入新动能。2020年12月,“龙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依托“e龙岩”200万海量客户提供融资对接、政策咨询、金融教育、消保维权、金融司法等多项功能,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超市、“一键式”快速融资渠道和“一网通”多平台融合专区。目前已接入全市33家银行业机构、13家政府性担保公司、3家保险业金融机构,上线各类金融产品605项,成功授信金额高达131.22亿元,持续提升金融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来源:2024.7.1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