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抢抓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政策机遇期,积极发挥对台特色优势,勇于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努力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
坚持高站位谋划
构建对台工作“一盘棋”
突出组织引领。霞浦县在福建省率先以合署办公模式,统筹县委台港澳办、县台港澳同胞接待站、台联等涉台机构编制资源,优化整合成霞浦县霞台融合发展中心。同时,成立“霞台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以更高层次推动霞台各领域融合发展。
坚持政策先行。霞浦县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山海联动,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实施方案》《霞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规划》等文件,设立“霞台农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并编制《霞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规划》,为台胞台企提供最优的政策保障。
强化队伍建设。以霞台融合发展中心合署办公室为契机,霞浦县通过对台工作调研座谈、业务培训、项目锤炼等,掌握涉台资源、台胞台企、对台交流等情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对台工作队伍,为更好地开展霞台融合发展工作奠定基础。
聚焦高质量发展
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
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霞浦县积极整合茶园、海洋、妈祖文化、教育、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等全县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共谋划天福茶叶精加工、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风情一条街、福建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松山生态文化风景区等13个项目,涵盖一二三产,涉及产业提升、教育、文化、交通等领域。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霞浦县与全国台企联、台湾杰农协会分别签订战略协作协议、顾问协议,先后举办海峡两岸霞台农业融合发展交流研讨会、金马澎旅游(霞浦)推介会、台湾致公党来霞考察招商推介会等,吸引更多台胞台企来霞投资兴业。同时,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的基础配套建设,为台胞台商提供一个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2023年以来,全县新增落地台企5家。
当好项目建设“服务员”。霞浦县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并建立例会制度,推动13个霞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实行“保姆式”服务台胞台企,设置对台(港澳)办事窗口、台胞台企服务专窗等,实现“进一扇门,办多家事”。通过举办“闽浙美食节”“三浦并臻”等活动向外推介,将台湾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2023年以来,先后服务帮助22家台企解决后顾之忧。
深化高水平交流
画好两岸发展“同心圆”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霞浦县依托妈祖、畲族、海洋等特色文化和半月里村、上水村等省级对台交流基地,积极拓宽两岸文化、情感交流平台;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共祭松山妈祖行宫千年庆典、“情牵两岸,缘聚闽东”宁台婚姻青年交流活动等各类交流活动30余场,2023年共吸引台胞1000多人次来霞参访。
构筑人才合作平台。霞浦县成立两岸特色农业示范人才驿站,启动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特聘服务团)下派工作,在福建省首聘“台胞河长”共建幸福河湖。同时,推进福建海峡职业技术学院、霞浦县一中书院(闽台青少年研学交流中心)等项目,推动霞台职业教育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
提升惠台政策温度。霞浦县完善保障台胞就学就业、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同等待遇,推荐2名台胞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为10多名台港澳学生办理就近入学,并先后成立三沙台胞台企司法服务中心、霞浦县人民检察院涉台检察联络室,为台胞台企提供一站式智能司法服务平台,累计接待台胞群众200余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委改革办供稿)来源:2024.6.21中国改革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