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福安辖区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近年来,福安市在河湖治理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长制”工作内容,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河湖治理之路。
物业化管理模式升级,实现高效治理
2019年,福安市以穆阳等7个乡镇为试点,率先实施河道专管员物业化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参与河湖管理,将企业管理经验融入河湖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覆盖全市73条河流的巡河管护工作。
物业化2.0模式再升级,提升管理效能
2023年,福安市积极响应宁德市“强化河湖长制,一县一特色”的工作要求,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河湖物业化2.0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督查督办物业化”与“河道专管员物业化”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优化了工作流程,强化了跟踪考核问责,有效提升了河湖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强化责任与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与处理
福安市通过梳理市河长办、属地乡镇和河湖物业化公司的职责,重新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跟踪考核问责。同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要求乡镇落实对河道专管员的日常管理、培训和月度考核,确保河道专管员巡河规范化。此外,福安市还通过设立河长制督察督办管理机构、组建检查督办队伍、配置无人机操作员和无人机等方式,实现了对河湖问题的精准跟踪和及时处理。
强化督办与追责,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福安市河长办向属地乡镇下发事件督办清单,精准跟踪事件处置进度,督促乡镇及时整改。通过实施“每月一检查、一考评、一通报”制度,将月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强化了对涉河涉水事件处置的监督和追责力度。针对乡镇难以办结的涉河涉水事件,福安市还组织有关部门共同整治,确保事件得到有效解决。
深化数字化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无人机智慧巡河、河湖数字化管护系统应用平台,形成“无人机+河管员+数字平台”的河湖数字化、立体化管护模式,实现河管员责任河段可视化、河湖巡查可视化、巡河事件可视化、监控监测可视化,与河湖长制系统互联互通,河湖问题可一键下派河管员处理。系统设置事件高发区域、考核评价统计等10项应用模块,实时对河湖数据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做到“一屏知态势”,实现河湖管护精细化,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以数字赋能河湖管理和保护,全面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福安市河湖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河道专管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河湖治理工作实现了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智水”的转变。未来,福安市将继续深化河湖治理领域的创新改革,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河湖治理模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福安市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