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民营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024-05-24 10:44:41 来源:中国改革报 丁南 武艳杰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9%,民营企业“挑大梁”地位愈发明显

刀剪产业是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的重要民生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落实财税政策等举措,加快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刀剪产业走向“大而专”,综合品牌实力得到提升。图为柘荣县砚山洋刀剪产业园一家企业的工人在整理生产好的剪刀。新华社发(王旺旺摄)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丁南

□ 武艳杰

近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在通报一季度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时介绍,一季度,福建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全省民营经济用电量同比增长16.6%,民营企业税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6%……这份亮丽“成绩单”,有力证明了福建民营经济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动力。

民营企业发展预期回稳向好

“今年以来,福建各地在落实省委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成效明显。”张文洋表示,今年一季度,福建民营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开门稳”。

据介绍,一季度福建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2023年提高2.7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1.2%。从客观指标看,一季度全省规上民营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7.2%;31个制造业行业中,28个行业民营用电量保持正增长,增长面超九成;21个行业民营用电量增速高于行业用电量,比例超过2/3;各地民营工业用电量均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福建民营企业进出口3087.5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全省进出口增速高8.8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六成,“挑大梁”地位愈发明显。其中,锂电池一季度出口250.59亿元(累计出口超3000亿元),占全国同期锂电池出口总值的26.74%,居全国首位。

福建省民营企业发展预期回稳向好,一季度民间投资增幅实现“由负转正”,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增长了20.1%。一季度民营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3.7%,超序时进度8.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规模持续扩大,3月底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

3月底,福建省私营企业数量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增长4.9%和3.8%,与全社会经营主体数量增速基本持平,保持了较好活力。

创新构建“1+N”政策体系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福建各地市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创新,构建“1+N”政策体系,涵盖公正法治、政务服务、人才引育、税收优惠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为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添砖加瓦”。

在服务保障民间投资方面,福州市发挥38只总规模308.8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重点加强对初创期和快速成长期民营企业的投资;厦门市将民间投资项目纳入“促开工”工作机制,去年下半年以来,协助推动49个民间投资项目开工;三明市组建项目策划服务专班11个,推动“专精特新”民营企业谋划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243个,总投资358.5亿元。

在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方面,泉州市成立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两级法院协同相关职能部门高效过滤简易金融纠纷4.88万件;南平市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十五条”举措》,积极开展涉企刑事案件挂案清理活动;三明市探索推进公检法涉案企业全流程合规改革,助力破产企业盘活账面资产1.31亿元;龙岩市推行法检“两长”挂钩联系机制和矿业企业海外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探寻矿业企业海外合法权益保障司法新供给。

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福州、厦门、泉州、南平、宁德等地创新推广“万名干部进万企”、政企“下午茶”“早午晚餐会”“企业接待日”“企业季谈会”和“轻骑兵”“大篷车”等制度,开展“益企服务”专项行动,换位式体验企业群众办事流程,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福建正积极部署新技术以改造传统产业,并立足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体经济是福建民营经济最鲜明的特色。张文洋介绍,福建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8个,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居全国第四位,民营经济占比高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鞋服等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元,食品、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分别位居全国前五和前三。千亿元产业集群达21个,己内酰胺、不锈钢、汽车玻璃、服装、运动鞋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一双鞋”“一张纸”“一泡茶”“一件衣服”“一片玻璃”“一块电池”“一根丝”的传统产业,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福建省民营企业在深度转型中持续催生新质生产力,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九牧集团加快“智改数转”,实现“数智跃升”,研发了集成100多项发明专利的“有洁癖又安静”智能马桶等产品,稳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恒申集团建成全球唯一完整布局“锦纶6”八道产业链的产业园区,做好“一根丝”,实现新质生产力弯道超车;福耀玻璃成功研发5G天线玻璃,拥有2229台工业机器人,万名员工工业机器人拥有量是国内平均水平近两倍。

张文洋表示,下一步,福建将引导民营企业向“新”而行,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传统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蜕变,让更多“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走好转型升级这条“产业优”的必经之路,让“晋江经验”始于晋江、不止于晋江。来源:2024.5.24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赖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