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治污清水润生态 ——仙游县打好水质提升攻坚战

2024-03-29 12:27:12 来源:改革网 ​郑志忠

改革网讯 连日来,雨污分离、三格式化粪池改造、畜禽养殖整治、公共配套建设四大行动,在仙游县18个乡镇(街道)污水管网运维管理示范试点村居火热展开,确保县域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大济镇汾阳村村民李阿勇说:“以前村里污水没有统一收纳排放,房前屋后气味很臭,村道两边卫生也不是很好,经过治污清水以后,异味消失了,在民房居住非常舒服。”经过四大行动的试点村居,现在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生活质量也提升了。

决战决胜加快管网建设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从接户管、收集管到支干管、主干管,污水从千家万户到污水处理厂(站)处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分管水质提升工作的仙游县委常委张志东介绍,2023年全县污水管网投入资金10多亿元,成立工作专班,动员镇村干部2000余人,投入施工人力6200余人,克服房屋密集、位置狭窄、标高不一等种种因素,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埋管收集,做到应收尽收。目前,该县完成主干管453.99公里、接户管1952.78公里,受益群众近10万户,83个村(居)已全部完成整村建设任务,建设管网占全市最多、进度全市最快。

这个县重视破解“政府在干、群众在看”问题,创新实施“县级主导、镇街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规范运维”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推动“投建管运一体”转变,发动群众全程参与排查摸底和方案设计等工作,实现污水管网人性化设计,根据各镇村实际确定“纳厂、集中、分散”3条污水治理技术路线。每个乡镇选取2个村居作为试点村,人性化设置公共洗衣池、宰杀池,增设理发店、餐饮店格栅池、隔油井等,做到污水全收集,以先行先试带动项目建设。

在改造中坚持统筹建设省造价的做法可圈可点,在农村由乡镇作为业主公开招标,实行“包工不包料”方式,既降低了管材采购成本,又确保了管材口径、材质统一,质量合格。每个镇发动当地能工巧匠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化粪池到户材料费、施工费由户主投资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既有效解决用工问题,又保证工程质量。在县城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全域实施既有建筑排水雨污分流改造,避免多次破路等。同时,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同步新建人行道及道路白改黑,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不断完善城区道路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施建过程中,县里采用“专业+民间”双监理监管模式,每1500人口聘请1个辖区内“敢说、敢讲、敢督”的群众作为民间监理,建成后直接转为运维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管护;从管网建设初始就配备专职人员对内页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包括手工绘制图、CAD设计图、竣工图等,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档案;确立以乡镇牵头组织镇属国有公司、村居、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质监进行工程竣工验收;进一步规范全县污水管网“建、管、运”工作环节,形成工作全过程全闭环。

精准施策水质稳定达标

“木兰溪干流仙游段水质得到显著提升,水质稳定在 III类,汇水支流水质环比提高10%,木兰溪流域4个国省控断面首次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100%。其中,木兰溪园头桥国控断面突破历史,首次实现稳定达标。特别是2023年9月和10月连续2个月达到Ⅱ类水质。”仙游县委常委张志东介绍说。

这得益于精准施“治”,围绕断面水质“达Ⅲ消Ⅴ”目标,有效补充木兰溪干支流生态流量,变“坏水”为“好水”,让木兰溪绿水长流。目前,每天约有3.5万吨干净水对木兰溪及其支流进行生态补水。同时依托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无人机+人工”全域巡河,动态监测排污情况,加强排污管理,及时反馈核实,做到全面销号,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同时,该县通过“三个一”逐步提升河道水质,即以村(居)及末端管网为单位绘制“一张水质检测图”;购买水质检测设备建设“一间水质检测室”;培训专管员飞手使用“一台空中巡河机”。通过水质检测结果,提供溯源排污科学依据,逐步提升河道水质;采取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进一步推进木兰溪等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一打捞,破解暴雨时节木兰溪全域水葫芦、垃圾成灾局面。至目前累计打捞水葫芦15.1万立方米,清理河长9.72万米,恢复水域面积26.84万平方米。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水”问题,该县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努力把水环境的“痛点堵点”变为“亮点景点”。目前木兰溪流域基本实现“三不到”,“村里看不到污水横流,也无粪污露天直排、化粪池溢流现象;闻不到臭味臭气,房前屋后没有黑臭水体、臭水沟,排水沟渠内未积存生活污水垃圾;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被大多数村民群众所认可。”盖尾镇新窑村一位郭姓干部说道。(郑志忠


[责任编辑:赖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