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黄卫东:建议围绕四方面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

2024-01-23 14:47:27 来源:改革网 丁南

改革网讯 “如何重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提升企业家获得感和发展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务之急。”今年福建“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黄卫东建议,围绕四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精准解决问题。畅通政企交流的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倾听企业家诉求和呼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拓宽市场主体营商环境问题反馈渠道,推行“透明化”管理,完善全链条监管制度,建立多维度、常态化监督体系,加强对营商环境问题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全过程的监督,精准高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条块的数据共享,实现“一次录入、大家共享”,让“死数据”变成“活水之源”。政府通过低效用地整理、僵尸企业腾笼换鸟,为企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和发展空间。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降低运营成本。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许多扶持和帮助企业的政策。最紧迫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政策能够高效率地落实到位,着力降低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如社保方面,企业延期复工期间,仍要按一定工资比例补贴给员工,对企业缴交员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给予适当的缓缴期或给予一定补助,间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三是推动企业上市,扩宽融资渠道。要着力推动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特别是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到新三板以及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支持和奖励,推动金融政策与科技、产业、企业的全方位对接,积极搭建银企服务平台,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也要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引导企业做好信贷的基础性工作,完善财务制度,提升信用等级,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四是加强民企法治建设,保护民企合法权益。

对于涉及企业财产利益的重大政策,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和企业参与机制,加强司法审查和竞争审查,避免闭门造车和政策随意性,同时还要加强事中事后评估,根据政策效果及时完善。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制度。组织引导律师服务团队向民营企业宣传法律知识,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帮助企业规避经济风险、违法犯罪风险等;

对涉及民企的案件线索要审慎立案,探索出台涉及民营企业、企业家案件处置规范性办法,慎用拘留、逮捕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必须羁押的,通过建立会见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要注重区分违法责任主体。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混同、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混同的现象,要注意准确区分个人与法人的财产、责任,严禁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资产,并妥善保管、及时处理民营企业涉案财物,提高涉及企业家财产权纠纷案件的办案效率,结案后及时解封、解冻非涉案财物。

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同时,要规范涉企检查,严禁巧立名目、肆意检查,并建立涉民营企业举报“一案双查”制度,重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问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丁南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