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GDP增长目标5.8%,泉州今年经济工作准备这样拼

2024-01-11 10:50:35 来源:改革网 郭惠斌 黄纲

改革网讯 实干开新局,奋斗谱新篇10日上午,泉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泉州人民会堂隆重开幕,市长蔡战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市长蔡战胜作《政府工作报告》(郭惠斌 摄)

2023年成绩单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

报告指出,2023年,泉州拼经济、做实业、推改革、促合力、惠民生,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预计,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0.6%、突破千亿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效益提高、后劲增强。

全力以赴拼经济,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等活动,走访企业5.4万家次、解决问题2723个。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近百亿元,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超53亿元。开工重点项目240个,获批中央和省级竞争性评审项目12个。深化“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新签约项目超2200个。网络零售额超2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实施泉州优品出海行动,落地海外展销中心、海外仓32个。

心无旁骛做实业,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净增高新技术企业约700家、累计超30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加快园区建设“筑巢”,实施市级园区项目94个,拉动各类企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成立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石化产业指挥部。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6万件、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规模全省第一。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超2400亿元。新增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国家4A级景区4个,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蹄疾步稳推改革,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成立民营经济研究院,设立“泉州企业家日”。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12个指标进入全省标杆。全面摸清全市低效用地家底25.6万亩。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启用全国首个“台胞医保/健保线上服务平台”。累计向金门安全供水超3000万吨。

统筹统管促合力,城乡品质一体提升。编制《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立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729个、年度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基本完成中山南路周边20条街巷改造提升,24个重点片区更新加快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47个、3万户,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新改建公园绿地121.7公顷。开工建设金屿大桥、百崎大桥,完成晋江隧道规划设计。

用心用情惠民生,社会安全网更密更牢。完成4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万个、中小学学位3.25万个。全市新增卫技人员4000名、医疗床位1549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322个。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范围分别扩大至494种、35种。持续推进11个重点文物抢修加固、保护修缮工程,泉州古城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4个,举办常态化公益性惠民演出活动超1200场。

2024年新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8%

报告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泉州将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接续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奋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在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走前头、作表率。

泉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陈起拓 摄)

2024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8%,工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完成节能降碳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泉州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稳一优二强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加快建设南翼国家高新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各类人才8万名。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每个县域培育1-2条以上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更多百亿级、50亿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产业龙头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2.0版本,抓好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以上。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培育会展、金融、法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抓好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发展夜间经济、商圈经济,做优“最闽南”IP。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新创建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开展“项目创优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954个,完成年度投资2400亿元以上。加大500 强企业招引力度,推动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力争开工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00个。

完善功能品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空间格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市行政中心为核心区,东拓台商、惠安、泉港,西连晋江、石狮、南安。加快聚城畅通,开工建设晋江隧道、城际铁路 R1 线,全速推进金屿大桥、百崎大桥、金鲤大桥、中环城路建设。建设和美乡村,创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乡镇30个。推进精细治理,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0个、8000户以上,打造14个省级完整社区样板,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7000套,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

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努力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范例。致力打造“泉心泉意”营商环境品牌,试点“一件事”套餐集成化办件量占比提升至50%以上。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更大力度推动“国潮泉州”优品出海。加强改进侨务工作,持续推进“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建好“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泉台融合发展,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建好泉州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世遗城市影响力。传承发展世遗文化,落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推动泉州古城有机更新、活态传承。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一批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及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打造千亿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实施百家酒店建设计划。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1000场以上,新增2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市级以上重大绿色节能改造60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0个。深化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100个,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增不减。实施清新流域项目30公里、水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项目100个。

增进民生福祉,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新增养老床位超2000张。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2.5万个,培育初中教育综合改革“新优校”45所,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新增卫技人员 2000名、床位2000张、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开工建设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和附属二院台商投资区院区,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提升50个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开展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五年行动。

提升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泉州。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出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郭惠斌 黄纲)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