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今年来,霞浦县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推手,深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工作,以部门协同联动难、审批进度慢、群众办事“满城跑”“跑多窗”等问题为导向,创新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和“四免”服务,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审批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优化场馆,重塑“三区布局”联动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霞浦县根据进驻单位审批职能、服务类型和面向群体不同,拓展三个服务场馆,科学设置便民业务综合服务大厅、公安业务综合服务大厅和审批业务综合服务大厅,三个政务大厅独立成馆,又串点成线,形成合理的动线和布局。
同时,对政务服务空间进行改造升级,分区域设置服务导办台、自助服务区、休闲等候区、母婴室、减压室等“客厅式”休闲服务区,提升空间使用舒适度,打造集“帮办服务、代办服务、志愿服务、文明服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审批服务品牌,实现“一扇大门集成高效”,全方位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截至目前,县政务大厅入驻部门38个,进驻事项1788个,集行政审批、网上申报、政务公开、电子监察、公共服务为一体,实现县级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均可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整合窗口,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
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将各进驻部门分散设置的审批服务窗口进行整合重构,设置投资项目、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商事登记、市政服务等5类行政审批类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了投资项目、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商事登记等27个县级部门业务按类别综合受理。
采取“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方式。前台由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咨询、受理和出件,后台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行政审批,实现受审分离,加强政务中心与审批部门间的互相监督、相互制约,推动事项按时审批、按时办结。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服务改革后,窗口数由原来的40个缩减至26个,平均办理时间从0.49天减少至0.27天,提速近45%,有效避免窗口忙闲不均现象,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创新机制,建立“三级会商”调度体系
针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出现需跨部门联动的问题,根据事项办理难易程度,实行三级会商协调机制,切实提高企业诉求解决实效,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一般事项,开展一级会商,由县行管委主任牵头召开协调会,各窗口负责人会商解决,原则上每周组织一次协调会,并专人跟踪落实情况;重点问题或一级会商未解决事项,开展二级会商,由县行管委上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县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与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或二级会商未解决事项,开展三级会商,提请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常务会解决,由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逐项研究,督查室跟踪落实。
截至目前,县行管委已牵头召开22次协调会,议定事项75个,提请县政府协调解决事项6个。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分栋验收等方式推动时代科士达北区建筑产权证、时代一汽公司施工许可证、世茂天悦时代广场商户装修等事宜高效办理,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便利度。
服务升级,推出“四项免费”惠民举措
霞浦县始终以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顺不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家“急难愁盼”,找准堵点“对症下药”,大力推行免费文印、免费刻章、免费停车等服务,通过政府“买单”,让企业得益群众受惠。
免费文印暖民心。在办事大厅设置免费复印服务区,为企业群众在各窗口办理业务过程中须提交的复印材料提供免费复印;免费停车有温度。在大厅入口处放置免费停车登记标识牌,进入大厅办事的群众只需通过微信“扫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在开放时间内免费停车;免费邮寄送“红利”。企业、群众办理进驻中心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除公安、医保、社保、不动产、税务等业务量较大部门的事项外,申办人均可根据自主意愿享受证照结果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免费刻章传爱心。实行新开办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及分支机构免费刻制一套印章。(霞浦县委改革办供稿)
截至目前,共为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1393套,免费复印材料达47.25万张,免费停车7035次,免费邮寄办理结果128份,让群众“少花费”“少跑腿”,为群众提供更加舒心贴心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