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这个高新区为何四次获得国家督查激励——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模式观察

2022-08-21 19:18:08 来源:中国改革报 付朝欢

这个高新区为何四次获得国家督查激励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模式观察

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园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创业创新,潮涌鹭岛。作为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福建省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近日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自2017年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已先后4次获得激励,此前3次分别在2018年、2020年和2021年。

这里被形容为“特区中的特区”,也是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30多年前,厦门火炬高新区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如今发展为“一区九园”。如今已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三高”企业集聚地、厦门千亿产业链(群)主要载体,及创新创业主平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今年7月,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以校友为“C位”的各项活动密集开展,成功吸引了中科华联锂电池湿法隔膜项目、微亚智能制造产业园、乾照光电增资项目等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的签约和落地。

“项目从洽谈到落地,进展非常快。”厦门大学校友、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潘志民表示,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对项目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扶持。中科华联准备在高新区投资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和研发总部,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

据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加强与区内校友企业的联系和走访调研,针对企业需求不断提供持续性服务保障,深入挖掘企业增资扩产的潜力,让一批校友企业在火炬高新区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

这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高新区致力于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力促资金、人才、产业有效协同,园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企业集群。”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或许数据更能说明这里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成效——以不到厦门3%的土地面积,实现厦门43%的工业产值,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以上;聚集各类企业超1.7万家,现已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43家,占厦门市44.38%……

园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背后,是政策、服务、环境、制度等综合要素的支撑。近年来,高新区围绕支持企业研发、各类创新主体升级等出台了多项政策。今年,高新区又将多项惠企助企政策进行优化再升级,出台了《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融结合、引才育才等六大维度,共26项政策措施。

高新区还推进石墨烯、人工智能等领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精准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搭建“火炬高新区供应链平台”“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服务企业供应链协同共享和智能升级;成立厦门火炬大学堂,搭建政企学研、产学研用深度对接合作的新平台;推出“火炬创新券”业务,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提升企业创新能级

今年2月,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式生产运营。这也是厦门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高科技工业项目。

“显示屏是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组件,AMOLED属于目前显示屏中的最高端技术。”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说,“自2011年落户火炬高新区以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并培养数千人的研发团队。如今,公司已成为国内先进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累计申请专利3000多件,未来将逐步布局透明显示、全息显示等前沿显示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随着天马显示、中航锂电、浪潮等一批龙头项目入驻,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聚集。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路径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形成了平板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三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力电器、软件与信息服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级,通过梯度培育、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大力培育引进高能级研发机构及创新平台,持续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建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通过研发补助、跟踪服务、科技金融、智能升级、环境配套等“多维度”“全链条”服务,支持、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升级、做大做强。

——支持企业建设“火炬创新研究院”及“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持续提升技术、产品开发能力,拓展研发网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2021年,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2%。目前,高新区拥有省级及以上各类研发创新平台超100家。

——主动对接知名高校院所、央企等来厦设立研发机构。2021年,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神州信创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推动IBM、微软、SAP、腾讯优图等创新赋能中心建设。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有着“厦门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之称。围绕产业发展、企业服务需求,高新区搭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面向创业就业人才,除了“真金白银”补贴政策,人才政策的“含金量”更体现在“引育用留”全链条上。“不仅吸引有用之才高兴地来,更让人才舒心地留、快乐地工作生活,让更多人才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自我成长的空间,实现人才成长和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以赛引才,是厦门吸引创新人才落地的创新措施之一。厦门火炬高新区连续举办“炬火种·燃新薪”挑战大赛,以“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园区搭台、企业办赛”的方式,由园区企业命题,高校学生应战参赛。相关企业方表示,赛题要求高校学生聚焦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双方磨合互补,不仅迸发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成果,还达成了不少就业意向。

高新区还搭建线上校招平台和就业实习实践平台,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持续增强。2021年,净增企业超3000家,全年新增各类创业项目600余个,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个。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双创工作还具有“两岸”特色和“金砖”特色。

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已成为台湾青年到大陆干事创业的“热土”。厦门火炬高新区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通过聘用、科技创新合作、投资入股等措施,吸引台湾高科技人才向高新区集聚,给予台湾青年创业补贴。2021年,新增台湾创业项目50余个,拥有在孵台湾创业项目超300个。截至目前,已有台资企业550余家,已集聚台籍人员超过5000人。

在深化和金砖国家的合作方面,厦门火炬高新区金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鼓励园区企业到金砖国家投资兴业,服务厦门产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把人才和资源“引进来”,鼓励金砖国家人才留厦发展。

已过而立之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站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打造双创“升级版”上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2022-8-21《中国改革报》02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