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周宁:农田党建“133”模式激活“沉睡”土地

2022-06-26 20:45:00 来源:中国改革报 丁南

福建周宁县通过树好“一面旗帜”、建立“三张清单”、聚力“三项行动”,凝聚党建“向心力”,打好耕地“保卫战”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丁 南

初夏时节,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李墩镇东山村连片种植的高山马铃薯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谁能想到,今年开春,这里还是一块块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记者从周宁县委改革办获悉,去年以来,周宁县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复耕复种工作,通过树好“一面旗帜”、建立“三张清单”、聚力“三项行动”,探索形成农田党建“133”模式,让“沉睡”耕地焕发新的生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截至4月20日,全县完成抛荒地复耕复种7974亩,春粮种植面积13,500亩,较上年增加3500亩。

树好“一面旗帜”

种好开荒“示范田”

这些年,农村进城的人越来越多,耕地抛荒撂荒愈加凸显。如何调动农户复耕的积极性?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周宁县以党建引领、红色领航为抓手,动员党员领导干部积极行动、亲自下田,吹响耕地抛荒整治“集结号”。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挂村、乡(镇)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的耕地抛荒整治责任制,引导农户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早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

今年初,周宁提出“两个一百亩”计划,掀起耕地“认种潮”。每个行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抛荒地100亩,并动员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认种复耕100亩,通过流转认耕的模式破解撂荒地弃耕问题。目前,140多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抛荒地1000多亩,复耕复垦率100%;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认种复耕1200多亩。此外,还发起“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耕地有偿认领活动,邀请在外乡贤担任“田主”,由村党支部根据“田主”意愿代种代管粮食作物,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复耕复垦工作。

党员干部争当“种田人”,撂荒地变“示范田”。周宁县组织开展“千名党员干部助春耕活动”,党员干部打造复耕复垦示范片(点)30多个,复垦复种撂荒田200多亩。90余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与147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复耕复垦复种抛荒地500余亩。

建立“三张清单”

厘清复垦“责任田”

如何确保耕地抛荒撂荒治理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周宁县通过建立“三张清单”,即摸清“地块清单”、制定“整改清单”、列出“奖惩清单”,厘清责任打好耕地“保卫战”。

摸清“地块清单”。周宁县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排查,建立到村、组、户、丘块的耕地抛荒撂荒台账,建立有责任领导、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作物类型的耕地抛荒撂荒治理台账。同时,实行清单管理,对抛荒撂荒地分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做到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经重新摸排后,将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1100亩土地纳入荒地整改范围。

制定“整改清单”。周宁县通过签订整改承诺书、流转协议、建立抛荒图斑等举措,“一村一策”、逐个逐块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抛荒地问题。全面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鼓励新型主体将抛荒耕地集中起来进行耕作。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前屋后、村道沿线的荒地,因地制宜打造“口粮田”“玉米墙”“番薯地”300余亩。

列出“奖惩清单”。周宁县将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纳入乡镇绩效考核及粮食生产考核重要内容,县级安排18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下拨9个乡镇用于抛荒地治理的启动经费,并对完成抛荒撂荒耕地复垦复种治理目标的行政村,予以额外奖励。同时,建立撂荒耕地每周管理台账,对全县9个乡镇耕地撂荒及复耕复种情况定期督导检查。

聚焦“三项行动”

深耕富农“希望田”

政府搭台,精准施策。周宁县持续聚焦“政策发力”“金融助力”“科技加力”三项行动,破解农民资金难、增收难、技术难等问题,推动农民、能人、农业企业有想法、想干事、干成事。

政策发力,粮农心里才有底气。周宁县相继出台《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延续执行粮食安全生产七条措施》《稳定农资价格保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集中流转耕地面积超过30亩种植粮食的大户或新型经营主体,最高每亩补贴1000元,有效提高种粮大户积极性。组织各单位工会参与“爱心消费助农兴农”,鼓励在现行的职工年度集体福利支出限额标准内,按照15%的比例购买复耕地的农(副)产品,作为会员的节日慰问品,实现农民与职工共同受益。

金融助力,解决生产难题。周宁县全面开展2022年“一县一品贷动‘闽’生”专项行动,组织县人行、县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迅速推出“垦荒贷”等金融产品,覆盖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申请“垦荒贷”企业、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13家,意向贷款金额630万元,已发放50万元。

科技加力,稳产增收。为破解薯农缺技术等问题,周宁县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南方马铃薯繁育基地,在全县重点推广坑种垄作、果园间作套种等技术,已引进马铃薯新品种30多个,种植2000多亩。为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周宁县整合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等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种植作物选择、种子种苗培育引进、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等工作2780余次,举办大型培训讲座20余场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来源:2022.6.26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