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周宁:“三库”引领发展 绿色溢满山城

2022-02-28 14:40:01 来源:中国改革报 丁 南

福建周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共赢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 南

人勤春来早。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逐绿而行,7300多亩林场青翠欲滴、绿满远山。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以林兴业”的“绿色银行”。

1983年,后洋村村民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开荒造林,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以短养长”。不到3年时间,黄振芳全家以1207亩的造林面积位居周宁县之冠,黄振芳家不仅还清了贷款,钱还有盈余。

30多年来,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绿色生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好、产业兴的动能转换之路。目前全县已培育黄振芳式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60多家及个体种养户2600多户,总产值超过3亿元,带动近万人就业增收。2021年10月,周宁县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以林兴业”促发展

这些年,后洋村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榜样,积极探索林旅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林下种养殖业,走出一条切合村情实际的产业富民之路,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2021年7月20日,福建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在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黄振芳家庭林场)授牌成立。讲好“三库”故事、挖掘“三库”内涵、传播“三库”理念,致力打造全国首个“森林党校”,“黄振芳”文化品牌已经成为周宁县“以林兴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以来,周宁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共治理水土流失3.35万亩、植树造林2.58万亩、森林抚育10.1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96%,获称“福建省森林县城”“福建省园林县城”。

山是载体,财富在林。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周宁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9万多亩,涌现出后洋、紫竹等一批林下产业引领农民增收的典型示范村。至2020年底,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7,705元,位居宁德市山区县第一。

林下经济发展红火的同时,周宁县将生态农业作为绿色发展的主攻点,全面推动高山云雾茶、高山马铃薯、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高优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生态产业发展。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8家,获批周宁高山马铃薯、周宁高山百合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华鲟保种中心,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水青山优势,让周宁县成为福建省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周宁县持续推进文化、体育、农业、生态与旅游逐步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格局。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量412万元人次、同比增长102%,旅游综合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69.8%。

摁下绿色“快进键”

走进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黄色立面的楼房错落有致,宽阔平整的村道两旁花团锦簇、绿植如茵,昔日脏乱差的偏远山村已蜕变为省级卫生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7年,坂坑村投入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19年,坂坑村试水“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将湿垃圾“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定期提供给花卉基地、水蜜桃基地使用。

2020年,以坂坑村为试点总结提炼出的“泗桥乡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等三部委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风景不止这边独好。近年来,周宁县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及资源化利用,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一个个藏在绿水青山间的“落后”村庄,像坂坑村一样实现华丽嬗变。

——实行“县级政府投资建设+乡镇政府/村集体运维+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的方式,探索推广“三化”(污水净化、粪污资源化、管理常态化)治理模式,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3年5299户改厕任务,全县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3%。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采用EPC+O运维模式,完成首批2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被纳入《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行推广,相关案例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播。

——率先在宁德市开展农村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工作,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和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截至目前,周宁县已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26个、市级生态村100个。

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同时,周宁县还将“治水”作为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的突破口,深入实施全域治水、全民治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模式。目前,周宁县域内54条大小河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沿线110个村庄整体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

“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如今的周宁,“风生水起”的生态工业迈进“绿色门槛”。2021年底,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华电福建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摁下绿色蓄能“快进键”。此前的2020年底,周宁县已全面完成以电力、天然气、生物质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全县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周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清洁能源储量丰富,未来将深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综合储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努力在国家‘双碳’大局中作出周宁‘绿色贡献’。”周宁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来源:2022.2.28中国改革报04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