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改革网记者 丁南)2022年福建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王宗华在《关于“双轮驱动”加快我省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应抓住机遇,结合产业特色,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赋能推动福建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把数字经济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一号工程”,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预计到2022年,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深度开发利用,安全可控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建成数字中国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智慧海洋和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区、“数字丝路”核心区。
王宗华说,纵观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产业融合创新不够、应用场景受限、专业人才紧缺、数字生态较弱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福建在创新数字场景、拓宽数字应用、构建数字生态、营造数字氛围等领域持续发力。
——创新数字场景,推动数字文旅多元发展。疫情的影响给旅游业带来重创,建议通过物联网、5G、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链接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实现一景多看、旧景新看、古景今看,创新文旅新场景、新体验,提高消费能力,振兴旅游业。支持在古田会议、福州三坊七巷、泉州西街等知名特色景点,创新数字化应用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线上引流推广,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海内外游客了解特色闽俗、福建美食,实现我省“数字文旅”破维多元发展。
——拓宽数字应用,带动平台经济共荣发展。聚焦平台经济,以全省各地市软件园、电商基地、数字福建产业园等为载体,拓宽数字科技应用范围,关注民生,鼓励朴朴电商、永辉生活、新中冠等本土平台拓宽数字化应用,融合线上与线下资源,通过数据联动,推动消费边界迅速扩张、多维延伸,带动“平台经济”共荣发展。
——构建数字生态,引领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发挥福建省金融业态聚集优势,强化“数字科技”建设,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围绕我省产业链布局,加强数字科技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兴业银行与闽江学院共同组建“数字金融人才定制班”和“数字金融联合实验室”,打造协同、共享的“数字金融”生态区,支持福建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营造数字氛围,加快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持续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福州)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福州)”,营造良好氛围。结合RCEP,支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福建省电商促进会、省互联网经济促进会等行业协会,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数字化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共同开发基于本省真实应用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力度投入建设福建省唯一的数字经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级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