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市郫都区:织天府胜景 建示范走廊

2020-06-28 10:10:53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项目支撑营造场景

诠释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今年228日,总投资30亿元的实力田园项目在郫都区开工建设,吹响了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号角。项目首开区规划有民宿酒店、千灯水街、书院会议、文创展览、音乐公园、风情夜市等多种业态和场景,聚焦聚力打造成为“西南夜游第一村”。

5月15日,一场旨在破解乡村资源零散化、碎片化,为城市客群提供体验田园生活的多元现实场景,推动城乡深度融合的安逸郫都共享田园——郫都区共享田园网络发布会举行。会上,先锋、战旗、安龙、广福和棋田等五个村作为首批共享田园共营联盟体村级成员,共同签署了《郫都区“共享田园•多村联盟”战略合作协议》。

6月9日,记者在位于郫筒街道晨光社区的成灌高速沿线(郫都段)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大地景观现场看到,一个展现24节气的70米直径的“催耕台”已经初建完成,“郫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巨型标牌在阳光下气势恢宏、熠熠生辉,五彩田野一眼望不到边,耕、管、种、播、收等各种农耕文化活动和人物场景活灵活现、蔚为壮观。这个总面积约2500亩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最终将打造成为“春赏菜花、夏踏稻浪、秋庆丰收、冬享农趣”的四季五彩景观赏游目的地……

据悉,郫都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走廊及战旗“五村连片”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已于今年3月正式出台,按照行动方案,郫都区将以腾笼换鸟之势,将成灌高速沿线(郫都段)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划分为“城市景观更新、农业文化展示、农家旅游创新、产村相融示范、美丽乡村样板、乡村文化体验”6个项目示范段,建设“门户印象、鹃城绿道、学院集市、春台湿地、云朵花田、川西老街、特产OUTLETSCSA示范果园、璀璨夜景、青年农场主、农耕科普馆”等26个新项目、新场景。从而塑造出绿色廊道融合,产业、历史文脉、消费场景交互融合的空间结构。

“我们的示范走廊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每段都有特色项目支撑、每段都有牵头包片单位、每段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而且每段都有建设方案和主题。”余文正说,示范走廊建设,以项目为支撑、以场景营造为抓手,生动诠释郫都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目前,各种场景和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中。

培育壮大村集体

打造城乡融合示范标杆

52岁的金沙村民陈术明,最近就像捡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兴奋。因为,郫都城乡融合示范走廊建设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他因断腿在家三年而不能像原来一样出去“挣大钱”的困境。政府不仅投入近8万元帮他家进行了风貌改造、使他在家开农家乐的愿望成为现实,村里与他签订的李子园建设协议还可让他每年增收上万元。

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建设而改变命运的还有金沙村(社区)集体。“多年来,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仅靠两间厂房出租,年收入不过3万。”金沙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颖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建设,给村集体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据张颖介绍,现在已有51户村民参与到风貌打造(宅基地腾退拆迁)中来,腾退后的土地将成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源泉。村里还以此为契机,与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新机制、打造“李子小镇”。目前,村里已为村民提供李子苗1700余棵,并按村里得4成、村民得六成方式实现利益联结,三年后,全村李子种植规模预计将达到上千亩,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村集体仅此一项就将实现年增收比以前翻好个几滚”……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村民持续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产业和项目支撑。上述例证,就是郫都区致力于改革创新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持续增收的一个缩影。

郫都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目前,郫都区已从规划上构建起了具有郫都特色的“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新型社区(林盘聚落)”三级城镇体系;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建设成都川菜产业园、成都影视城、乡村振兴博览园、电子信息功能区、文化时尚功能区等五大产业功能区。

未来三年内,郫都区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10+3”特色产业体系协同升级为依托,实施“产业、价值、要素、数字、就业、居住、收入”等七大融合,构建起“郫都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农业公共品牌+文创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链式产业结构,建立起科技创新、智能农机、冷链物流等“三大支撑体系”。

该负责人表示,“郫都区主动担当、大胆探索,目的是通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和村集体的‘钱袋子’迅速的鼓起来,鼓得更大、鼓得长久!使郫都区早日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标杆。”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