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助力绿色“中国梦”

2019-08-16 15:03:49 来源:本网专稿 

砥砺四十载

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出发,沿着盘山公路进入广西隆林县桠杈镇纳贡村,在红水河上游南盘江畔,一座引水式水电站屹立于雷公滩段峡谷之上,这座水电站就是被称作“西电东送发源地”的天生桥二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132万千瓦,最早于1979年开工建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站建设历时20年,数千名建设者为之拼搏,付出了巨大的智慧和劳动。

据时任天生桥二级电站工程项目部经理王明均回忆,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建设工地属于喀斯特地质地形区,当时他负责的3号引水隧洞的建设必须穿行于这个“地质博物馆”中,建设这种“地下长城”困难重重。3号隧洞地下有16个断层破碎带,溶洞群、地下河数不胜数。在大规模施工的时候,隧洞里有近10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开山放炮的、装车运渣的、灌浆施工的,人来车往,协调难度极大。洞内充斥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有害粉尘,3米之外几乎看不见人,施工环境异常恶劣。仅1年时间,王明均就在洞内遭遇掉块、岩爆、爆破等种种意外,3次与死神擦身而过。

经过一批批建设者的奉献和努力,在地势艰险的云贵高原上,天生桥二级电站拔地而起。1992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全部6台机组并网发电,有力支持了当时极度缺电的广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西电东送加速发展,但由于电力销售遇冷,也面临着较多的困难。这一时期,华南地区电力输送经历了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改制为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又改制为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两次西电东送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这一时期,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形成了天广一回、天广二回交流,和在建的天广直流线路。这三条线路共同组成了南方电网最初的西电东送通道,使南方电网成为全国第一个交直流并联运行的区域电网。

李庆江告诉记者,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与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一同成为西部大开发四大工程。从这时起,西电东送步入发展快车道。2000年,面对广东的缺电问题,国家做出“十五”计划末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重大决策。

随后,增送1000万千瓦的五大战役全面打响。一是天广直流,从贵州天生桥换流站到广东广州换流站;二是天广三回交流,从云南罗平到广东茂名;三是贵广一回、二回交流,从贵州青岩到广东罗洞;四是三广直流,从湖北三峡到广东鹅城;五是贵广直流,从贵州高坡到广东肇庆。2004年10月,随着贵广直流积极投产,新增1000万千瓦的任务提前15个月圆满完成。至此,南方电网形成“五交两直”7条通道,送电能力达到1240万千瓦。

正当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快速推进时,2002年12月29日,根据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开启了西电东送发展最快的时期。2003年~2017年,广东省年用电总量从2000亿千瓦时,增长到6000亿千瓦时;而西电送广东的电量则从213亿千瓦时增长到1768亿千瓦时,增量155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约每5度电量增量中,就有2千瓦时来自于西电。同一时期,西电送广西电量增长了3.8倍,年送电量达到260亿千瓦时,承担了广西约20%的电量增幅。

筑梦新时代

据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电东送发展进一步加速,南方电网先后建成了世界首个容量最大、距离最长的同塔双回±500千伏溪洛渡直流,南方电网第二条±800千伏特高压糯扎渡直流,世界首个常规与柔性直流混合并联运行的鲁西背靠背直流,世界第一个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叠加的地质环境下建设的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一批直流工程。

到目前为止,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已形成8条交流通道、10条直流通道的电网结构,送电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结构最复杂、运行最稳定、利用最高效的大电网之一,对优化中国网架格局、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电网科技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西电东送在确保了东部省区电力供应的同时,也带动了云南、贵州电力产业成为支柱,显著拉动西部经济发展。

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云南、贵州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电力项目和重大资金投入。据记者了解,2003年间~2017年间,云南省每年的发电总量从459亿千瓦时,增长到近3000亿千瓦时,增量达到2500亿千瓦时,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目前西电东送的年外送电量已经占到云南省全省发电总量约43%。

数据显示,2003年间~2017年间,云南、贵州的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超过1.2万亿元,占两省能源投资71%,电力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云南、贵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些重大项目、重大投资,也强有力地带动和辐射了上下游相关产业,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两省经济发展。

此外,从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角度讲,“西电东送”还促进了绿色电力的消纳,推动着“新时代”的绿色变革。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5年的快速发展,西电东送主网架已成为南方电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绿色平台”,在蓝天保卫、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立浧院士表示,西电东送有力支撑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广东蓝天白云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记者了解,2018年,在云南来水显著偏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的局面下,南方电网公司超计划消纳富余水电350亿千瓦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实现基本全额消纳,全网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5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其中,西电东送全年输送清洁能源超1900亿千瓦时,相当于约40台百万级火电机组全年发电量,减少广东耗煤约6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0万吨,减排效果近千万亩森林的净化效果,力促深圳、惠州、珠海、中山等城市位列全国空气质量前二十。

当前,西电东送已成为南方五省区休戚相依、合作互赢的共同体,更是“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在我国幅员辽阔、山地纵横的国土上,西电东送工程犹如一条巨龙,将东西部经济紧密连接,为“绿色中国梦”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