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助力绿色“中国梦”

2019-08-16 15:03:49 来源:本网专稿 

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全网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51.5%,其中,西电东送全年输送清洁能源超1900亿千瓦时,减少广东耗煤约6000万吨

□中国改革报记者吴昊 张宇

“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停电是家常便饭,家家户户都要备调压器,工厂经常‘开四停三’,直到2004年,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完成,电荒才得到解决。”谈起在广东亲历从严重缺电到用电状况彻底改变的岁月,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庆江感慨不已,而这一改变,主要归功于“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工程的推进。

记者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了解到,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已形成8条交流通道、10条直流通道的电网结构,送电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成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结构最复杂、运行最稳定、利用最高效的大电网之一。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为推动东西部协同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南方五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百年兴邦计

中国人对于“西电东送”最早的设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1919年,孙中山先生历时三载、将“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的《建国方略》问世。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利益重组中又一次被瓜分,尽管彼时的中国,仍然积贫积弱、千疮百孔,但在孙中山的心里,已开始规划这个文明古国的未来图景,他在著作中提到,“可以在珠江水系的红水河下游筑坝拦水,以利航运和发电。”

不过,由于旧中国政局不稳,经济落后,孙中山先生的构想在那个年代始终无法成行。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东部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为解决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矛盾,优化东西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西电东送”的决策部署开始提上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施“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的。中国地域辽阔,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开发西部的能源资源,实施西电东送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满足东部地区电力需求,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记者了解,“西电东送”工程包含北部、中部和南部三条通道。其中,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1981年11月,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开发红水河水电资源”的批示,从此拉开了西电东送的战略序幕,而天生桥二级电站被列为红水河开发的第一个电源点。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