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996/995工作模式正在蔓延,重灾区并非互联网
比加班10小时以上更为凶猛的是当加班转化为一种工作制度,很多是隐藏在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实际工作时长达到了这一强度,或在特殊项目时期短暂施行的暂时性工作机制,甚至有些企业强制执行。这就是广被诟病的“996/995工作机制”。如果按照995计算,白领们每周加班时长为20小时;如果按996计算,白领每周加班时长则达到32小时之多。
据调研, 996/995工作制度正在呈蔓延之势,有17.18%的白领表示公司实行了996/995制度,还有22.48%的白领反映所在企业有这个意向。不难看出,996的舆论热点来的正当时,或许可以遏制那些正在萌芽的企业行为。
房地产和汽车制造业996/995工作中更普遍,互联网行业这局输了
分行业看,20.73%的房地产/建筑业白领反映公司实行996/995工作制,比例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位居第二的是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行业,比例为19.85%;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排名第三,比例为18.52%。可见除了近期网络热议的互联网行业外,传统领域的房地产和制造行业996/995现象也相当严重,甚至超越互联网行业。
国企意外成996/995工作制的重灾区
分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白领中反映公司实行996/995工作制的比例在所有类型企业中最高,为19.02%;合资企业和私营/民营企业分别以17.74%和17.12%的比例位居第二和第三位;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最低,为13.84%。可见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度信息化的快节奏时代,国企已不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已成为996/995工作制的“重灾区”。
企业规模越大,996/995现象越严重
分企业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实行996/995的现象越普遍。规模万人以上的大企业中,24.68%的白领反映公司实行了996/995工作制,比例在所有企业规模中最高。规模百人以下的小企业中,14.48%的白领反映公司正在996/995,比例在所有企业规模中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