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是来自全国两会的“信用之声”

2019-03-11 13:09:33 来源:本网专稿 

从总理、部长,到代表、委员,他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信用体系建设上,为建设一个更加诚信的社会鼓与呼

□中国改革报记者刘梦雨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真正做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下一步将对打着信用的名义却做征信业务的机构进行治理;逐步减少假冒伪劣,做到“天下少假”;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全国两会上,不论是在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在记者会、部长通道上,总理和部长们关于信用的发声铿锵有力。

建议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建设工程领域发包人失信黑名单制度;建议加强对保健品市场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代表委员们纷纷将目光对准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信用信息、联合奖惩、虚假宣传、诈骗等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全面实现互通互联

告别信息“贵”“缺”“断”

“过去一年,各类信用报告的查询和使用量超过20亿件次。现在所有企业和个人都有了统一的也是唯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经建立并有效地发挥作用,社会化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首场记者会上指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分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举措得以有效、精准实施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坦言,现有信用服务系统覆盖内容相对有限,实体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力度有待提升;现有信用服务系统接入难度较高,非银行金融机构掌握的大量信息未能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有信用服务系统对信息缺乏整理和挖掘,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现代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对此,王滨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扩大信息采集范围。二是加快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系统和征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三是依托先进科技手段加快市场化信用服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在调研中也发现,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银行服务民企与中小微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无法免费快捷地获取,存在信息“贵”“缺”“断”等问题。

韩沂认为,如果要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共享效应,还须推进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海关、司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开放,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议总结推广部分地区的良好经验,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税务、工商、民政、司法、海关、公积金、公用事业缴费、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信息,助力银企双方有效对接。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