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要做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担当者

2018-12-13 13:46:36 来源:本网专稿 

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合作原则。作为著名侨乡,您认为东莞的开放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围绕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目标,东莞作出了哪些努力?

梁维东:东莞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开放包容是东莞的城市性格。2017年东莞进出口总额12,264亿元,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紧随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之后排名第五。目前,全市拥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1,000多家,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50亿美元。其中港资企业7403家,占全市外资企业超过6成,累计合同利用港资576.9亿美元,约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的6成,港企港资为东莞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城市人口平均年龄34岁,年轻指数为全国第三,人口吸引力全国排第5位。

同时,东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努力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2017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28家跃增至4058家,相当于每天新增超过5家高企;东莞R&D占GDP比重达2.48%,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17,087件,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平均每天提出55个发明专利申请;国家高企数量、有效发明专利、引进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等指标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于今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进入全省首批启动的4个实验室行列。

记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进建设的合作原则之一,就此,东莞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梁维东:东莞生态本底良好,拥有良好生态本底,形成“沿江、面海、环山”的城市生态格局。划定生态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工业保护线等多条保护控制线,全市拥有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域,森林覆盖率达37.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87平方米,已建成22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1500多个公园和广场。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在制造业城市中是不多见的。

国际范儿的制造名城

记者: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求,盘点家底儿,东莞将以什么样的发展定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梁维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目标,结合东莞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我们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一中心,强化三功能”,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强化扩大开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强化现代优质生活的服务功能。

一是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制造业是东莞实体经济的根基。东莞是国际制造名城,通过强化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围绕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港澳、广深形成错位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制造迈向高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争当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引擎。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中广深港澳是科技创新主要“策源地”。东莞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中点,产业配套完善,先进制造能力强,拥有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松山湖高新区等科技研发平台,通过加强与深圳、香港、广州的产业合作,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三是强化扩大开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开放合作是湾区经济最大特色之一,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城市,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接港澳地区和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在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

四是强化现代优质生活的服务功能。国际一流湾区对应的是优质生活环境,是人才向往的集聚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东莞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通过强化与港澳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携手共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和健康湾区,全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典范区。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