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 老工业基地绽放新活力

2018-12-05 21:40:00 来源:本网专稿  

——改革开放40年的洛阳答卷

□中国改革报记者王岩

“在这个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里,存放着5000多种拖拉机配件。只需操作手机软件,便可以发往全球各地。”中国一拖集团主管配件仓储的小杨(杨帆)向记者介绍着自己所从事的工作,2003年进厂的杨帆在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号——“拖三代”。

40年前,杨帆的父亲大杨(杨建林)通过招工来到中国一拖。1983年,“1头牛价格、8头牛力气”的小四轮拖拉机问世,成为改革开放后农民家庭的“标配”,杨建林也成为中国一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变的见证者。时间再回拨至1958年7月20日,在锣鼓声中,杨帆的爷爷老杨(杨一川)作为中国一拖首任团委书记,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问世。

三代人,随着中国农机技术的发展革新,经历了洛阳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见证了这座工业重镇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洛阳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增动力、添活力,闯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之路。2017年,洛阳GDP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产超二产”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财富遇到了转型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洛阳曾站在中国发展的潮头,一度跻身全国十大工业城市行列。“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有7项落户洛阳。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众多的“全国第一”,“洛阳制造”也因此闻名全国。

改革开放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洛阳的发展步伐慢了下来,曾经的“发展财富”也逐渐遇到了转型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和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相似,洛阳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思想观念不够活、体制机制不够顺、产业结构不够优、质量效益不够好、创新动能不够强等问题。”洛阳市国资委总经济师莫文刚介绍说,洛阳在改革开放中面临的问题清单,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审视这些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上出了问题。莫文刚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在洛阳涧西区有一家国有企业,生产设备上的一个小配件坏了需要更换,因为要层层审批统一采购而耽误了生产。“几颗螺丝钉闲置一条生产线,这样的怪现象在那些年不算孤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些问题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洛阳经济的运行效率。”

国有企业是推动洛阳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国有企业遇到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课题。如何将“新问题”转变为“新财富”也随之成为洛阳面临的时代命题。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