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精神打造“诚信信阳”新名片

2018-10-09 16:06:02 来源:本网专稿 

——访河南省信阳市发改委主任张宗福

2018年6月14日,信阳市举办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暨“诚信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图片由信阳市信用办提供)   

□中国改革报记者 岁正阳


信阳,古称“义阳”,自古以来“信”“义”二字就深植于这方土地。

“人言曰信,日升曰阳。信阳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与诚实守信密不可分。信阳市今年提出了建设实力信阳、生态信阳、活力信阳、诚信信阳、清风信阳‘五个信阳’的发展愿景,‘诚信信阳’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日前,河南省信阳市发改委主任张宗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夯实基础

构建信用体系大厦

记者:夯实基础是城市构建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请问信阳市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取得了哪些进展?

张宗福:信阳市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系统工作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在原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人民银行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信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中央、省部署,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地方信用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信阳市各县区、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及人员,建立了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县区组织联络员制度、信用试点单位座谈会机制、成员单位工作台账机制、工作通报督导机制等制度。

二是逐步完善了信用制度建设。相继制定了《信阳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信阳市推进诚信制度化的实施方案》《2015-2016年信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信阳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信阳市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实施方案》《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信阳市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信阳市发展改革系统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落实措施,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规范引导。

共建共享

打通信息数据孤岛

记者:为实现信用数据报送共享、推动存量代码的转换与“双公示”工作,信阳市做了哪些探索?

张宗福:围绕这三个方面,信阳市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步伐加快。2017年12月,信阳市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信阳”网站,上连接“信用中国”网站、“信用中国(河南)”网站及省内外多个信用网站,下挂浉河、平桥、潢川、息县、商城、新县、罗山信用网站(淮滨、光山信用网站即将开通),形成市县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在保护涉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了信用信息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发布、交换共享、综合查询等功能。截至2018年9月30日,共计归集各县区、各部门信用信息1.19亿条。

二是全面落实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根据河南省的统一安排,2015年9月28日起,工商部门新注册企业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推动存量代码的转换工作,市发改委会同市编办、民政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转发了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抓紧做好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工作的通知》,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的转换工作提出了2017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的具体要求。目前,工商、民政的存量代码的转换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向“信用信阳”网站全量公示。

三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全面推进。2016年,信阳市印发了《信阳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做好“双公示”工作。截至2018年9月30日,通过“信用信阳”网站向“信用中国(河南)”网站推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40,238条(其中行政许可33,271条,行政处罚6967条)。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