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贸繁荣 国际融通
出境游成为市民出行新宠,饶河口岸已取得口岸落地签证权和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权,获得对俄肉类出口、冰鲜水产品进口指定口岸资质。为拓展对俄入境游,2010年,饶河县架通了黑龙江省第二条对俄界江浮箱固冰通道,实现了口岸全年四季通关。开通了饶河—比金定期旅客运输班车和哈尔滨—双鸭山—饶河—比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国际客货运输线路。近年来,饶河县积极抢抓列入对俄开放开发前沿地区和全省加快“一带一路”发展的有利契机,不断深化中俄双边两地经贸合作。全面促进双边在国际物流、跨境旅游、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全力推进饶河口岸通关环境、经贸主体、出口基地、合作领域、市场建设“五个升级”,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和对俄旅游,强力推进对俄经贸工作,口岸过货、过客量逐年递增。饶河县中俄互市贸易区是集商贸服务、生产加工、旅游购物、商品展示、经贸洽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综合经济区。
饶河地处边城,为打破交通瓶颈,饶河县先后建设完成依饶、饶建、饶抚、饶虎4条出口公路,同时与农林场、乡镇、村屯、各景点景区道路建设,构建了繁荣昌盛的商贾和旅游通道。
文旅结合 魅力边塞
文化,是饶河旅游的灵魂。文旅结合,相得益彰。饶河县坚持文化为根、产业为本、生态为要,完成岭南朝鲜族民俗文化园项目、小南河关东文化风情园、红色抗联文化教育基地项目。借助“夜四排”、“小南河关东情”品牌的成功树立,探索新产品新项目,充分开发传统、民俗、生态、田园等资源,找准特色、突出特色,传承历史、引领未来,不求广而大,但求小而精,留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文明传承,记得住乡愁。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融合业态功能,结合城郊、山区、缘林区、缘草区、沿江区、民族区等区域特色,全力打造一镇一韵,一村一品,让地域特色文化、自然生态气息、边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和谐共生,建设特色村镇。
黑龙江大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北临挠力河,东靠乌苏里江,地处挠力河与乌苏里江交汇处。因其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将保护区分为两个部分,即北部湿地沼泽区和东部山地森林区。湿地沼泽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72604公顷,其中心区面积30749公顷,缓冲区面积12022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多样性十分丰富,是三江平原原始景观的缩影,被专家组誉为“三江平原野生生物种源基地和基因库,更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和理想的科研、宣教基地。”。
近年来,饶河县始终坚持把塑造旅游精品景区,作为加快旅游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及政府投入等多种渠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整体推进旅游要素升级,完成大顶子山森林公园、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一期、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3A级旅游景区达到4个,千鸟湖湿地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饶河县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验收。加强与中国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成功开发东极沿线原生态精品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提升了饶河旅游的知名度。2016年,旅游总收入实现4.4亿元,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县”、“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龙江最美区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自驾游目的地”。未来几年,将把饶河建设成为生态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交相辉映的滨江生态旅游名城。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按照全市建设黑土湿地旅游区的部署,饶河县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工作为牵动,加快旅游要素升级。重点推进大顶子山生态旅游景区3A级升4A级景区,四排赫哲族风情园二期扩建即将竣工、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和旅游扶贫试点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饶河特色旅游商品集中展示销售区和A级景区旅游标识系统。加快开发以生态、红色、边境、民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建设冰雪经济强县为目标,从品牌打造、场地设施建设、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积极培养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加快发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产业。组织开展精彩冰雪赛事和趣味冰雪活动,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冰雪运动。依托饶河自然生态、边塞风光、民俗风情、特色村镇,加快开发冰雪艺术创作、冰雪运动和冬捕、冬钓等特色冰雪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赏冰乐雪中感受饶河的独特魅力。
还有,饶河年年举办的开江节、河灯节、乌日贡大会、开耕节、朝鲜族端午节等已成为这里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更是吸引境内外游客前来旅游的高峰节点。
好风凭借力,杨帆正当时。跨越发展的旅游产业正为饶河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和支撑,一幅幅鼓舞人心的旅游产业宏伟蓝图正在展现。随着饶河县委、县政府“旅游强县”战略目标的强势推进,该县必将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旅游强县、国内外知名的北国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