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河北唐山发展看改革开放40周年(一)
2018-09-25 16:46:47 来源:本网专稿 

新型工业化局面渐次展开

今年6月22日,在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推进大会上,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王浩明确提出,“工业是唐山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是总书记为唐山指明的方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肩负着总书记重托,唐山市委、市政府规划了到2035年建成高质量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宏伟蓝图,谋划构建出“4+5+4”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进程。即:做强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以及装配式住宅四大支柱产业;做大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电子以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五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四大生产性服务行业,为唐山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推动工业发展迈入高质量时代。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7亿元资金进行扶持。

蓬勃发展的新型业态,使“煤都”“钢城”的传统印象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气息浓厚的高速动车组列车、特种机器人、轨道客车、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电池、特种陶瓷、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唐山已经逐步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多项成绩展示着转型后的新唐山:中车集团制造的高铁列车,从“和谐号”到时速超400公里的“复兴号”,成为新时代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大国重器”;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的易拉罐包装用钢板,厚度仅有0.4毫米;河钢唐钢集团生产的高端家电板、汽车板远销德国、英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和地区;津西钢铁,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产品升级项目,不仅填补国内钢市场空白,部分产品填补国际空白;高新区内,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机器人企业达到51家,产品涉及20个领域百余个品种。

中车唐车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高新区被评为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迁安钢铁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唐钢等企业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中车唐山公司跻身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2017年4月,唐山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持续实施100项技术改造、100项钢铁深加工、100项两化融合和100项新产品开发等“四个一百”重点项目;“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唐山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纵观201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成绩单”,122项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8.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12.7%;装备制造业和传统钢铁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和3.4%,全市范围19个开发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884亿元,同比增长15.7%;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6,053万美元,同比增长10.1%,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一位。

如今,围绕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迅速崛起的新型工业业态将成为唐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引擎。

协同发展建设首都经济圈

十多年前,首钢从北京石景山到唐山曹妃甸的历史性迁移,高度契合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下,唐山站在新起点,踏上了新征程。

在中国版图上,嵌入天津腹地的芦台经济开发区和汉沽管理区,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重要承载地。新的合作平台下,京津项目多点开花,大批高质量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区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正式揭牌;不仅如此,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玉田中医药产业集群中华老字号生产加工集聚区、乐亭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也是多点开花。按照“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发展方向,已有26项技术成果在此转化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188项,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26.5%,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21.2%,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23.1%。

除产业项目合作外,与京津在教育、旅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合作,已完工150项;正在打造的“北京后花园”成为旅游协同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一小时交通圈”。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唐山一直在阔步行进。

唐山,这座拥有140年发展史的沿海资源型工业城市,震后,从惨烈的废墟上建成一座名城,创造出了世界奇迹。如今,唐山正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潮头,在“三个努力建成”目标的指引下,奋力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