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装修公司“跑路”现象频发
互联网装修公司“跑路”是上半年中国消费者投诉的又一热点。今年上半年,房屋装修类投诉共5591件,同比增加了114%。投诉中涉及“跑路”的有苹果装饰、觅糖装饰和泥巴公社装饰3家互联网装修公司。
消费者赵先生反映,今年4月7日,他与觅糖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签订装修合同,付定金2万元。5月18日接到包工头电话,称装修公司倒闭,因拖欠工程款无法继续施工,此时装修公司已人去楼空。据消协方面调查,由于“跑路”现象频发,消费者经济损失很难挽回。
实际上,除了“跑路”,互联网家装的诚信问题屡屡被提及。2017年,齐家网被曝出平台上一家早就臭名昭著的合约装饰公司携款跑路,留下半拉子工程让消费者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土巴兔也因旧房改造不达标遭业主索赔。
一位家装业内人士坦言,近年来,互联网家装公司大规模扩张,施工团队跟不上,大多数采取工长合作制以及外包,散漫的组织架构导致装修进程衔接不顺,出了问题各种推诿。杭州一家装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家装公司虽然号称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降低了装修成本,但实际上家装行业目前阶段还没办法做到集中生产、集中加工。“有些互联网家装公司可能在部分产品的供应链上有渠道和价格优势,但装修涉及的材料覆盖面广,总体来看装修价格是比较固定的。”为了保证利润,很多互联网家装公司便采取增项或降低材料、人工成本。
京东居家生活部曾经公布过一份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有三成用户担心互联网装修的合同暗藏陷阱,20%用户担心装修公司偷工减料,16%的用户认为设计不合理,14%用户认为价格有陷阱。
但比起以上这些担忧,更让消费者后怕的,就是互联网家装公司的忽然倒闭和跑路。
这种倒闭和跑路现象,与美容院、理发店、健身馆颇为相似,往往采用先付费后服务的模式,消费者需要一次性缴纳一大笔费用,而服务是在后续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才慢慢完成的。由于装修是大宗消费,先期需要付费的价格动辄几万元起步,而伴随着这两年普惠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多消费者开始采用装修分期业务。
在传统家装行业,整个装修费用是分时分段付款,比如定金付30%,装修进行到水电验收再付款30%,进行到木工验收付款20%,全面竣工付余款20%。但一些快速盲目扩张的互联网家装公司为了急于回笼资金,找网贷公司合作,只要消费者把贷款协议签了,网贷公司马上就会把全款打到公司账上。既然钱已落袋为安,装修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瞬间就被逆转,变成了消费者求着装修公司。而一些管理松散的加盟型互联网家装公司门店,干脆款项到手后就溜之大吉。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互联网装修公司借助新型技术手段,往往给消费者更便捷、更先进、更优惠的假象,在短时间聚集大量装修预付款后携款跑路,给消费者带来重大财产损失。在上半年的房屋装修服务类投诉中,互联网装修服务公司卷款跑路现象多发,成为新的投诉热点,需引起消费者高度警惕。
专家分析,低价竞争求大、盲目追求产值、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监管不力、问题处理不及时、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等是造成互联网家装现状的根本原因。
由此看来,装修行业的全链条、多环节监管亟待加强,需要从全链条、多环节约束互联网家装平台诚信履约,特别是从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杜绝商家“拿钱就跑”或者消费者一交钱就成为弱势一方的潜在风险,也可参考其他行业的监管方式,引入动态信用评价或“红黑名单”机制,对不诚信企业形成震慑,对诚信企业进行激励。
在此次发布的投诉新热点中,除以上三类,电信服务类套餐计费问题、家用电器产品投诉排名居商品类投诉榜首、预付式消费侵权成顽疾、汽车售前售后猫腻多、老年消费者在保健产品领域权益受损多、服装鞋帽类投诉多、商品房买卖纠纷中合同成为维权关键等均列入2018年上半年投诉10大热点。
此次披露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中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54,588件,解决262,395件,投诉解决率74.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逾3.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