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

2018-06-14 19:58:30 来源:本网专稿 

夯实底盘

营造人才资源汇聚洼地

让人才留得住,让资本青睐,让企业有效益,就必须具有多层次的创新平台支撑。武汉市聚焦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国之重器,获批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精密重力测量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破解前沿技术“卡脖子”问题。依托科教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企业占比均超过一半。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从2015年开始超过一半,达到50.26%;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2016年超过一半,达到50.34%。

据徐洪兰介绍,武汉市聚焦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组建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经济和科技创新共同体。目前孵化创新企业33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家,“新三板”挂牌5家,工研院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组建产业创新联盟67家、企业院士工作站5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4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238家、市级128家;技术研发中心447家,其中国家级30家、省级153家、市级264家。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达到9480亿元。

构建“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创谷—创业街区—环大学创业带”等全链条双创体系,建成国家双创基地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55个、创谷13个、连片创业街区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0,800家。

人才资源是武汉最大的优势,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打造“诺贝尔奖级、院士级人才—校友人才—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的人才“金字塔”,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2017年以来,全市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吸引30.1万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40万人。

武汉市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4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机遇,加快塑造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土地集约利用等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投贷联动、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三办”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工研院模式等4项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率先探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三权”改革,率先探索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试点,科技贷款余额达1920亿元、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1226亿元。

创新体系

推进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

“希望湖北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视察指导,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希望。

徐洪兰说,武汉将以习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争做四个方面的排头兵,即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构建高效协调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市场主体体系、构建高水平人才“金字塔”体系。

“武汉在优化营商环境,引才、引资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改革举措,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345’。”武汉市发改委主任许甫林说。

据许甫林介绍,武汉市组建了市招才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和市招商局3个功能局,累计引进国家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54名,其中诺奖得主4人;去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均创近年来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同时,积极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构建“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此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五个领域深化改革,成立武汉知识产权法庭,探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

当前,各种要素资源潜力正加速释放,武汉站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风口。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