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创新院落改造 培育法治文化

2018-04-10 22:56:44 来源:本网专稿 

      飞龙巷6号院落是一个只有3个单元48户人家的老院落,和大多数老旧院落一样,排污管道堵塞是院落的顽疾。“经常动不动就堵了,只能靠我们自己疏通,特别是我们住在一、二层的住户,已经成我们大家的‘心病’了。”说到以前的院落里的问题,二楼住户张大姐向记者道来。小区停车棚是个塑料顶棚,停车棚旁边的香樟树一到春天就开始从树上掉果子,“一到晚上,根本睡不好。”张大姐告诉记者。   

      得知政府要出钱改善院落环境,居民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征求意见时,我把‘希望增加监控摄像头’这一条写了上去,现在我们每个单元都有了独立的摄像头。”飞龙巷6号3单元的李秀英婆婆高兴地说。

家住二楼的张大姐说,香樟树掉叶子,她希望“能更换停车棚的顶棚,换成没有声音的材质。”如今,管道堵塞的问题解决了、停车棚装上了监控,停车棚顶棚换成了钢化玻璃材质,政府出钱给有需要的居民更换了雨棚。

    据了解,院落两边墙面上颜色五彩斑斓、内容生动活泼的法治文化内容是居民一起参与打造的。“在院落改造的时候我们充分征求了居民的意见,他们都很愿意参与到院落改造中,得知要绘制法治文化墙,居民们都积极参与,利用空余时间加入到填图中。”督院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肯定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参与打造法治文化墙的过程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法治历史典故和法律知识。”飞龙巷6号院二楼住户张大姐说。

莲新街道 增强法制意识 改造以法护航

在莲新街道宏济新路201号院,一面金属漆色的法治文化墙映入眼帘,红砖金墙,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息。墙面以浮雕、格言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法徽、法鼎、法槌等法律重器与我国历朝判官冠饰演变图直观地呈现在整个墙面,使辖区居民随时能感受到法治文化的力量和气息。“这面墙打造了后,很漂亮,比以前美观多了,内容上还融入了法治文化,平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学习。”居民杨大姐说。

莲新街道宏济新路201号院是90年代末修建的院落,只有40户住家户,小区内“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年久失修的水泥路面和电瓶车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改造前这里就像个蜘蛛网一样,每家每户从自己家里牵线出来给电瓶车充电,看起来乱七八糟,大家知道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出于需要,又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此外,由于院落临街,一楼开餐馆的商户排出的油烟也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油烟熏人不说,墙面也是厚厚的一层油渍,既不卫生又不美观。”

老旧院落改造,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莲新街道宏济新路201号院完成了改造。路面、花台、外墙、景观墙、车棚、路灯、管线都进行了美化改造,整个小区旧貌换新颜。院落利用有限的空间搭建了电瓶车停车棚,停车棚内插线板整整齐齐地在墙面上一字排开,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停车棚还装上了门锁,由门卫统一管理,“蜘蛛网”充电现象不复存在。油烟扰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商户的油烟通过管道从一楼接到顶楼,“走进院里再也没有呛人的味道了”。此外,院落改造时还给院里贴心地安装了包裹架,大家的包裹到了都由快递小哥放在货架上,堆放得整整齐齐,“取包裹的时候直接去货架上找就行了,再不会像以前那样蹲在地下找半天,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居民杨大姐如是说。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