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性车厢”挤满男性?媒体探访:有无引导,情况大不同

2018-03-13 16:42:17 来源: 南方网 

有引导和没引导情况大不同

广州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内设置的志愿者都是内部员工或实习学员。志愿者上岗前,对着装、引导口径、文明用语、服务行为等标准进行实操培训,确保每一位女性车厢引导人员在岗位上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标准的服务。

记者注意到,有志愿者的引导之后,不少男乘客确实更加“自觉”了。在农讲所站,不时有男乘客远远看到有志愿者在“女性车厢”前引导,就转身前往其他站台。

不过,也有人在志愿者引导后拒绝离开。在广州东站,一名老伯因被志愿者提醒而感到十分不满,连称“晒气(没意义)”。另一名赶着上班的男乘客快步走向“女性车厢”,被志愿者阻拦后连称“没时间”。

上午9时,高峰期过去,在公园前站值守的志愿者也离开了现场。记者注意到,几分钟后在“女性车厢”前等车的男乘客就明显变多了。此时离规定的“女性车厢”结束时间尚有半个小时。

随后记者前往下一站农讲所站,此处仍然有志愿者引导,“女性车厢”前等车的仍大多是女性。

“我之前不知道有女性车厢一说,也没注意到标识。”一名走进“女性车厢”的男乘客告诉记者。他表示自己很少来乘一号线,“女性车厢”在站台门前地面上、屏蔽门玻璃墙上的粉色标识,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广告。

“有志愿者引导很重要,毕竟是在上班高峰期,人又那么多,如果没有注意到标识,根本不知道那里是女性车厢。”乘客王小姐建议,如果志愿者无法每天上前引导乘客,也至少应在女性车厢前设置固定标志牌。

“女性车厢”女性挤得进,但概念仍需推广

对于“女性车厢”在规定时段内有不少男乘客进入的行为,有乘客认为,毕竟是在上班通勤高峰期,男性进入“女性车厢”是可以理解的。“10个乘客中,大概会有四五个男性。因为女性车厢没那么拥挤,所以赶着上班的人都会进入到女性车厢。”该乘客说。

“不必用有色眼镜看人,看到男性进女性车厢就批评。”乘客姚女士认为,车厢里女性多于男性,就已经达到了设立“女性车厢”的目的。

也有乘客表示,要改变“女性车厢”男乘客多的状况,不止要靠乘客自律,地铁公司也应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对部分设置做一些调整。

乘客黄女士认为,由于“女性车厢”的位置过于接近一些地铁站的扶梯口,反而使不少男性没有看标识就径直走入。“这个设置可能是基于方便女性的目的,但我觉得适得其反。”黄女士说。

也有乘客表示,关于女性车厢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能松懈。不少人反映,女性车厢的标识不显眼,导致很多乘客没留意或者不在意,地铁公司需要持续通过广播、标识、志愿者引导等方式,培养乘客的出行习惯。

在采访中,大部分乘客对设置女性车厢还是持支持态度的。“在拥挤或天气炎热的时候,能够将更多空间提供给女性,是一件非常贴心的事。”一名乘客说。

就此情况,广州地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对现场运作进行评估,合理设置现场引导和宣传指引方式,并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广州地铁希望,能够通过设置女性车厢,不断弘扬“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

(原标题为《广州“女性车厢”挤满男性?看看女性乘客怎么说》)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