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不能少

2018-01-31 01:10:42 来源:本网专稿 

面对明确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各地用改革发展的办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短期可脱贫、长远能致富、一起奔小康

□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2018年简短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两次谈到了扶贫工作,“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细心的人发现,与过去相比,在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的办公室里,书架上的照片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共15幅照片中,有4幅与扶贫相关,可以说是贺词中无声的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五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是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历史上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和个人,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庄严承诺的体现。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扶贫先识贫。在过去,通常采取的“撒胡椒面”式平均分配、“漫天撒钱”,造成了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把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的“精准扶贫”改革举措近年来不断显现。

2014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2017年2月,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3月至9月,各地又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以及返贫人口全部纳入。通过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精确到村、到户、到人,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贫根”找到后,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成为关键。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扶贫工作要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王启艳便是其中的受益者。由于地理环境恶劣,长期以来王启艳全家远赴浙江务工。2016年7月,贞丰县首批易地扶贫搬迁启动,来自贞丰县者相镇、小屯镇的贫困户通过抓阄选取房号,入住新居。“搬出来后小孩上学方便多了,我感觉很幸福,以后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了。”王启艳说。

殊不知,易地扶贫搬迁在贞丰县启动之初并非顺利。群众缺乏对政策的了解,担心自身困难得不到重视。“搬迁后没田没地,生活怎么过?”“如何确保现有的利益不受损?”面对村民的这些疑虑,当地政府转变思路,将简单的压任务方式,变为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让群众坦陈自己的想法,把“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使政府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和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连成一条线。

近年来,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的要求,稳步推进“五个一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安排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走上护林员岗位,在428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

2017年底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不仅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也使中国的减贫事业在全球保持领先,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