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2017-12-12 22:44:13 来源:本网专稿 

300余名高层次人才获资金支持  总额超1.37亿元

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成都高新区加大力度招才引智,以“真金白银”支持各类人才在此“追梦”“圆梦”。根据现有人才政策,经过前期申报、评审,成都高新区将对300余名区域内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资金支持,总金额超过1.37亿元。

“创客项目”旨在支持成都高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今年,267人入围这一人才扶持项目,将获总额高达7175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国际再生医学领军人物之一、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康裕建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中科院院士、成都至信普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鄂维南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

“金融人才项目”是成都高新区传统人才扶持项目,用于支持在金融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此次评选中,11人通过“金融人才项目”评审。成都高新区将给予入选人才最高100万元补贴,连续3年发放。

为推动提升“工匠精神”,成都高新区设立“创智项目”“技能大师项目”“人文名家项目”“商务服务项目”“医学名家项目”,用于支持主持科技研发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在商务法律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产业一线开展技术创新并为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以及工作成果突出的教育名家、名医、文化名人等。

此次评选中,12人通过“创智项目”评审,其中,成都高新区海外柔性引进人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BERT HUBER博士将获300万元的资金支持。“商务服务项目”8人入选,将分别给予每年8万元、5万元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技能大师项目”2人入选,将获每年5万元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文化名家项目”1人入选,将获每年10万元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医学名家项目”2人入选,将分别给予每年10万元、8万元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

“这些人才扶持项目瞄准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有效推动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成都高新区还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给予各类人才工作、生活全方位的服务。例如,对于获得支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免租3年的人才公寓;对“创客项目”入选人才,提供办公场地房租减免或补贴等优惠扶持。 

最高支持金额达3000万元  不断释放人才潜能

在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人才支持名单中,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申恒涛为核心的顶尖团队将获金额达3000万元的最高资金支持。 据悉,该团队研发实力雄厚,集合了申恒涛、李学龙、林学民、周晓方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Rao Kotagiri,新加坡科学院院士Ooi Beng Chin。目前,这一顶尖团队已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申恒涛说,团队将致力于开发智能安防系统,家庭服务、安保服务、体育教练等跨媒体智能交互式机器人项目,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打造一支国际领先的高端人才团队,并将在安防、教育、能源、机器人、自动驾驶、医疗、传统行业流程自动化以及商业智能等重点领域,为成都高新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外脑支撑。

“礼遇顶尖团队显示了成都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力度招才引智的决心。”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大力“引才”,成都高新区还着力解决好“留才”“育才”等问题,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致力于打造成为各类人才的“圆梦之地”、舒心工作生活的乐土。

在成都高新区,人才潜能得到不断释放。今年入选“创客项目”的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光英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康裕建就是其中代表。自2014年蓝光英诺成立以来,康裕建带领公司致力于干细胞3D 生物打印领域的再生医学研究工作,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生物打印体系,并于2015年创造出世界首款具有全球保护发明专利的3D生物血管打印机。2016年,蓝光英诺创造的3D生物血管打印技术成功应用于恒河猴腹主动脉置换治疗之中,解决了困扰人类半个多世纪的人工血管内皮化问题,为血管组织再生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在蓝光英诺发展过程中,成都高新区政府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科技扶持等系列方面,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康裕建介绍说,蓝光英诺还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建立了我国首家在3D生物打印领域获得政府认证的产研院——四川省生物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产研院将致力于实现3D生物打印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效应,构建成都高新区3D生物打印技术领先、人才领先的新局面。”

同申恒涛、康裕建一样,大量人才来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创办出奥泰医疗、优途科技、先导药物、理想境界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国内首个“药物种子库”、世界首款头戴式VR一体机等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自主创新和区域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