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的“大脚”为何未能迈入院士大门

2017-12-04 13:42:15 来源:本网专稿 洪波

洪波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终没能迈进中国的院士大门——尽管在此前他已经迈入了美国院士的大门。

俞孔坚,2016年被授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荣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是美国成立最早(1780)和荣誉最高的院士机构之一。院士包括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现有26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院士包括钱学森、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贝聿铭、丘成桐、朱棣文、施一公等。2017年4月,俞孔坚又被欧洲最古老的罗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生态友好、丰产并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此表征罗马大学在维护学术卓越的传统。”

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影响力日盛、回国20年扎根祖国而做出世界公认成就的杰出的爱国学者,却在国内遭到了反对之声:今年5月,风景园林界20位专家联名致信中国工程院,反对把俞孔坚纳入《2017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而在其后的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资料公示期间,又有人联名加入,超过百人。理由是“批判中国风景园林,但又要选风景园林的院士”,他的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倡导生态优先的“反规划”、不同于“小脚园林”的‘野草之美’,主张城市要“大脚革命”和“与洪水为友”等也遭到反对。

联名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院士的评选。有很多像屠呦呦、饶毅等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学者,却因为“有争议”或“得罪人”等各种原因落选于中国院士的评选。这样的事件为何会重复出现?倡导“大脚革命”的俞孔坚怎么会成为又一个陷入如此“怪圈”的学者?

行业的分歧和争论一直存在

在上述这封网上疯传的、措词尖锐的信中,联名专家罗列了俞孔坚不能胜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理由,诸如侮辱中国园林优秀传统、“反传统”、“伪艺术”等等。

但通读全篇,信里除了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外,并没有举出更多的事实依据。“我们当前该进入一个理性、公正的时代了。不要动辄扣帽子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十多年前,以若干老院士、老专家、老官员为代表的一群人坚持使用风景园林学,而以俞孔坚等一批年轻学者为代表的一群人建议使用景观设计学的名称。至今,行业的分歧和争论一直存在。

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名单中有一部分专家仍在业内,担任园林设计院、公司的负责人,涉及的现实利益可想而知。联名信的发起,除了对自身地位的考虑,更多的是利益之争。“其中也不排除确实有一部分老人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知识积累和视野的局限,所以看不惯俞孔坚的做法。”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