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进学校 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
记者获悉,眉山市以“校园文化十佳学校”评选活动为契机,在校园文化体系中,有机融入东坡文化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开展东坡文化活动,做到“栏有东坡名句、墙有东坡理念、网有东坡故事”,营造浓郁的东坡校园文化氛围。目前,已成功创建校园文化十佳学校 10 所。开展“东坡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月”活动,集中对学生进行东坡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扩大东坡文化传播范围。
把东坡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活动之中,与学校德育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利用班会、团队会、校会等举办有关读书、知识竞赛、图片歌曲欣赏、戏剧演出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东坡文化活动氛围。以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及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墙报、校刊(报)等载体广泛宣传东坡文化教育理念。通过人人诵、班班读、校校吟经典诵读活动,组织10余万师生参与东坡诗词经典诵读,收集相关学生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优秀节目5万余份,让广大师生体味东坡文化无穷魅力。
东坡中学创建“东坡讲堂”,邀请知名教师、学者、作家、苏学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演讲,已先后邀请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主编林雪涛、眉山知名作家刘小川、眉山籍残奥会5金获得者黄文攀、北京《 天然气地球科学 》副主编戴进业教授等到校演讲,收到很好的效果。
苏祠中学每年都会开展两次主题鲜明的东坡文化活动,一是文化艺术周活动,融入大量的东坡文化元素,通过举行苏轼诗词诵读、话剧表演、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东坡文化的了解果。二是在每年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中,开展以“仁爱”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全校师生通过参观三苏古迹、讲苏轼故事、品东坡菜、写游记、写评论、征文比赛、书画创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学习先贤的高尚品德。
东坡小学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九日,举行“苏轼诞辰日”纪念活动。李爱刚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每周都要开展东坡诗词的诵读活动,每年的四月份开展一次东坡诗词诵读比赛,每个假期开展东坡诗词背诵活动,开展东坡诗词“书、画、讲、唱”活动,写东坡诗词,画东坡诗意,讲东坡故事,唱东坡歌曲”。该校还创编了东坡诗词操,在每天课间操练习。东坡诗词操一共七节,每节有四首不同的东坡诗词,七节就有二十八首不同的东坡诗词,诗词的诵读录音都由学生完成,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
东坡进家庭 全体验融入教育实践
眉山是苏东坡的成长成才地,“不残鸟雀”、“不发宿藏”、“该联立志”、“奋厉有为”,时至今天的三苏祠里,依然留有许多东坡儿时求学的动人故事,三苏家风家训依然广为流传。据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眉山利用市内与东坡文化相关文化资源,有序免费组织学生到三苏祠、三苏博物馆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走进东坡文化,了解东坡文化,热爱东坡文化。三苏祠整修新建开馆后,已有 1000 余名师生到三苏祠接受东坡文化熏陶。
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三苏祠,举行“祭拜三苏”仪式,全体师生向三苏塑像(或画像)上香、献花、行鞠躬礼、齐诵《祭三苏文》。一些学校开展“小东坡”志愿者活动,组建了“小东坡”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到三苏祠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三苏文化。东坡小学开展十佳“小东坡”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十佳“仁爱小东坡”、十佳“乐观小东坡”、十佳“勤奋小东坡”、十佳“博学小东坡”。
近年来,眉山市大力传承东坡文化、打造品质教育,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眉山乡村教师伍万银,优秀党员教师马俊成,全国十大“最美教师”王晓梅,“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佳,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录取的残疾考生王景丹,全国“最美中学生”美德少年李东骏等一批优秀教师、学生;彭山区鹏利小学传承三苏家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中宣部全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