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五大工程”
引领“蓝色筑梦”
忠诚是保障检察队伍纯洁可靠的关键,人才是推动检察事业兴旺发展的支撑。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检察队伍的建设?这是大英县检察院党委班子一直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为此,大英县检察院紧抓司法改革,创新探索出了引领“蓝色筑梦”的“铸魂立检、素能强检、人才兴检、作风砺检、暖心惠检”五大工程建设。
李虹志说,实施“五大工程”,就是丰富司法创新改革,就是要“创”出新思路,“改”出新机制。打破过去职位过“等”、职称靠“熬”的方式,让有德有才有为的年轻干警能迅速成长起来,扛起“蓝色筑梦”这面旗帜。
“人才兴,事业兴”。自1998年大英县检察院建院以来,就在该院工作的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晓瑶对创新实施“五大工程”感触颇深:“机制创新,才能激活人才的创新。”实施“五大工程”就是要着力培养班子队伍年轻化,激发年轻人在干事业上的热情。据了解,目前全院近60人中,70﹪为年轻人,实施“五大工程”以来,有6名80后的年轻干警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采访中,李虹志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为,就是要让年轻干警待遇上有盼头,工作上才能有劲头。”
对来院工作一年多,就获得了遂宁市检察院嘉奖的80后年轻干警彭先龙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领导的亲切开明、同事的团结互助,有一种以院为家的温暖常在心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像彭先龙这样来自外省的年轻干警,在大英县检察院不在少数,如何解决他们工作之外的生活问题?如何让年轻干警沉得下心,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些都是大英县检察院领导班子极为关心的问题。
李虹志说,关键一招就是要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五大工程”。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帮助把关,让干警茁壮成长;更要急干警之所急,想干警之所想,大到配偶异地调动难问题、子女就学难问题等方面下足功夫狠抓落实;小到生日、入检、退休等,都要用情用心去关怀。
强文化树自信
打造职业使命感
“我是大英县检察院的一名书记员,无论将来我是继续从事检察事业,还是走向其他新的工作岗位,我都将为在检察院的这一工作经历感到自豪。”这是大英县检察院年轻女书记员黄诗美对记者讲的一段话。
7月1日,大英县检察院举行了“以人民的名义”庆祝中国共产党96周年文艺演出。全院干警自导自演,抒发对党的忠诚,在遂宁市政法系统和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大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邓筱表示,抓文化,就是抓自信,用文化凝心聚力,就是要着力培育“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用文化自信打造职业荣誉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干警爱岗敬业的热情。
近年来,大英县检察院深入挖掘检察文化资源,用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红色”励志,用事业发展和职业规范的“蓝色”筑梦,用负面事件和反面典型的“黑色”律己。不断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加大对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弘扬新风正气,始终激励广大干警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据了解,该院精心打造推出的一系列新媒体作品《陪伴,最好的礼物》《将反腐进行到底》等先后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官微采用;以帮扶社区矫正人员李国魏创业为题材拍摄的微电影《新生》,被评为遂宁市“法治微电影”……其他文艺作品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大英县检察院着力构建的“检察文化长廊”已初步形成,用文化自信打造职业自信的文化新动能,正在为大英检察人的时代使命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