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立检 担当使命 党徽更红

2017-10-22 22:55:16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四川遂宁市大英县检察院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王进

□王泽勇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对于四川遂宁市大英县检察院的每个人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改革创新中铸魂立检真实的写照。

近年来,大英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紧紧围绕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铸魂立检、素能强检、人才兴检、作风砺检、暖心惠检”五大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忠诚检察、责任检察、民意检察、创新检察、智慧检察,努力实现检察队伍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各项检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据悉,该院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检察院”称号,两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荣记一等功、集体一等功,并两次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基层检察院。

着力“忠诚本色”

抓实党建机制

在“学”中锤炼过硬党性,在“做”中发挥先锋作用。8月14日,“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动员会在大英县检察院召开。这是该院围绕建设忠诚检察队伍、创新党建机制的一个缩影。大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虹志告诉记者,把党的建设抓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

“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年年初,大英县检察院把“围绕检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检察”作为全院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相继制定出台了《检察院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检察院党组议事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在加强党性修养上,该院一方面建立起党组书记讲党课、党组成员讲党课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一方面积极推行“走出去学”。上半年,该院共选送30多名党员干警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朱德故里等革命根据地接受红色教育。“抓好党建,建立健全政治教育学习长效机制,就是抓忠诚。”李虹志说,目前,全院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党员37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80%,党员干警成了整个检察队伍的主力军。

大英县检察院长期坚持把开展“共产党员示范行动”摆上重要议程,层层压实责任、落实任务。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护苗行动队”等志愿活动,组织干警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走进校园开展法制讲座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并且把党组织的工作经费及时进行预算安排,建台账实行专人管理专人监督。

在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上,该院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宣传党建活动,扩大志愿者活动影响力,多次组织党员干警上街道进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咨询,如法制宣传、禁毒宣传、预防职务犯罪宣传等活动。据了解,截至2017年9月,大英县检察院官方微信粉丝数达到325人,累计阅读量20多万人次,官方微博原创及转发达到854条,粉丝数1145人,今日头条订阅数733人,累计阅读量328,754次。

据介绍,当前,大英县检察院正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筑牢“四个意识”,不断提升检察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确保检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创新“五大工程”

引领“蓝色筑梦”

忠诚是保障检察队伍纯洁可靠的关键,人才是推动检察事业兴旺发展的支撑。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检察队伍的建设?这是大英县检察院党委班子一直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为此,大英县检察院紧抓司法改革,创新探索出了引领“蓝色筑梦”的“铸魂立检、素能强检、人才兴检、作风砺检、暖心惠检”五大工程建设。

李虹志说,实施“五大工程”,就是丰富司法创新改革,就是要“创”出新思路,“改”出新机制。打破过去职位过“等”、职称靠“熬”的方式,让有德有才有为的年轻干警能迅速成长起来,扛起“蓝色筑梦”这面旗帜。

“人才兴,事业兴”。自1998年大英县检察院建院以来,就在该院工作的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晓瑶对创新实施“五大工程”感触颇深:“机制创新,才能激活人才的创新。”实施“五大工程”就是要着力培养班子队伍年轻化,激发年轻人在干事业上的热情。据了解,目前全院近60人中,70﹪为年轻人,实施“五大工程”以来,有6名80后的年轻干警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采访中,李虹志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为,就是要让年轻干警待遇上有盼头,工作上才能有劲头。”

对来院工作一年多,就获得了遂宁市检察院嘉奖的80后年轻干警彭先龙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领导的亲切开明、同事的团结互助,有一种以院为家的温暖常在心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像彭先龙这样来自外省的年轻干警,在大英县检察院不在少数,如何解决他们工作之外的生活问题?如何让年轻干警沉得下心,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些都是大英县检察院领导班子极为关心的问题。

李虹志说,关键一招就是要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五大工程”。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帮助把关,让干警茁壮成长;更要急干警之所急,想干警之所想,大到配偶异地调动难问题、子女就学难问题等方面下足功夫狠抓落实;小到生日、入检、退休等,都要用情用心去关怀。

强文化树自信

打造职业使命感

“我是大英县检察院的一名书记员,无论将来我是继续从事检察事业,还是走向其他新的工作岗位,我都将为在检察院的这一工作经历感到自豪。”这是大英县检察院年轻女书记员黄诗美对记者讲的一段话。

7月1日,大英县检察院举行了“以人民的名义”庆祝中国共产党96周年文艺演出。全院干警自导自演,抒发对党的忠诚,在遂宁市政法系统和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大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邓筱表示,抓文化,就是抓自信,用文化凝心聚力,就是要着力培育“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用文化自信打造职业荣誉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干警爱岗敬业的热情。

近年来,大英县检察院深入挖掘检察文化资源,用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红色”励志,用事业发展和职业规范的“蓝色”筑梦,用负面事件和反面典型的“黑色”律己。不断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加大对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弘扬新风正气,始终激励广大干警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据了解,该院精心打造推出的一系列新媒体作品《陪伴,最好的礼物》《将反腐进行到底》等先后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官微采用;以帮扶社区矫正人员李国魏创业为题材拍摄的微电影《新生》,被评为遂宁市“法治微电影”……其他文艺作品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大英县检察院着力构建的“检察文化长廊”已初步形成,用文化自信打造职业自信的文化新动能,正在为大英检察人的时代使命感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