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能源之光照亮脱贫路

​——记国家能源局扶贫干部孙元辛
2017-10-17 11:19:13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张宇

□ 实习记者 张莎莎

在繁华和贫瘠之间,在“庙堂”和田垄之间,他都选择了后者。脚踏泥泞,俯身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埋下能源扶贫的种子。冬去春来,他把一颗心留给陇中的贫困百姓,而把对一双幼儿的思念、对重病父母的牵挂深藏在心底,300多个日日夜夜,他悉心耕耘,绚烂了扶贫路,沧桑了年轻的容颜。他就是国家能源局驻甘肃省通渭县挂职干部、县政府党组成员兼驻村第一书记——孙元辛。

2016年10月,孙元辛告别怀孕5个月的妻子,登上去往兰州的飞机。在此之前他曾查阅了大量有关通渭的资料,早有心理准备,但陇中满目荒芜还是触动了这个东北汉子,距离通渭越近越是荒凉,光秃秃的山岗夹着狂风嘶吼,让人不由得一阵战栗。

通渭县自古“苦瘠甲天下”,境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特殊的地形条件让其风能和太阳能较为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在我来之前,通渭风电基地受甘肃红色预警影响,建设步伐严重滞后于批复的规划建设时序,风电消纳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孙辛元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峦,向记者讲述着……

牵线搭桥他是“媒人”

9月15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通渭风电基地华能义岗一期风电场,车外疾风呼啸而道路两侧山岗的风机却纹丝不动。看出记者的疑惑,孙元辛介绍说,国家能源局批复通渭县风电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是120万千瓦,2015年年底已建成30万千瓦,目前在建的有20万千瓦,但由于甘肃弃风率较高,2016年全省弃风率高达38.8%,所以采访当天风电场100台风机仅运行了39台。

“风电基地建设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扶贫项目。由于没有太多的资源,通渭脱贫只能依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孙元辛说,“按照每开发10万千瓦风电投资企业注入500万元的产业扶贫基金,120万千瓦共注入6000万元扶贫基金,将其作为25%的资本金,可以撬动2.4亿元的投资,建成3万千瓦的村级电站,带动6000户贫困户脱贫。”这些经过反复推算得出的数字,已经深深地刻在孙元辛脑海中。

扶贫挂职干部是基层干部群众联系国家机关的纽带,作为国家能源局的挂职扶贫干部,“我们对行业政策和专业知识都比较熟悉,如果能将此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会产生很多好的措施。”孙元辛心系百姓,充当“牵线搭桥人”,他多次向主管部门汇报通渭县风电基地进展情况,并进一步争取政策的支持。为了推进风电项目的实施,他在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增加风电就地消纳。孙元辛通过对其他地区电供暖项目的考察,认为通渭县风电基地发展方向首先应立足于增加风电就地消纳,推进大用户直购模式下风电弃风电量+电锅炉(及地源热泵)清洁供暖试点工程。

想法很快就落实到行动。新工程的推进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打破已有的格局。他只能一个个部门去协调,一家家企业去对接,最终争取到一期50万平方米的清洁供暖试点,该项目全部建成后,一个供暖季就将消耗电量0.4亿千瓦时,替代燃煤1亿吨,使通渭存量风电的弃风率降低近10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他是“尖兵”

“与一年前相比,我更深入地看到贫困地区的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白贫困户的不易。”驻扎在扶贫一线的孙元辛已经不是那个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政策制定者,他每天脚踩黄土思索着,怎样才能把通渭县的扶贫工作谋划好、推进快,并确保有效落实。

“只有因地制宜接地气的方案才能行得通。”通渭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就是他结合本地资源实际调整的主要光伏扶贫模式,这一模式既避免了户用电站无法滚动带动贫困户的缺点,又避开了集中式电站因装机量过大无法批复推进的政策红线。

记者一行在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看到了孙元辛主推的村级光伏电站。两排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光伏板下还种着喜阴的农作物。据孙元辛介绍,油坊村村级光伏电站装机总量252千瓦,每年发电收入约26万元,发电收益按户村2:3分配,可带动50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2016年年底,国家能源局下达通渭县村级电站(含户用系统)建设规模4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将覆盖全县近50%的贫困面,带动8000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必须要有集体经济收入,通渭县大部分村集体都没有收入,村级电站的40%作为村集体收入对其是个很大的改善。”这也是孙元辛主推村级光伏电站的原因之一。截至目前,通渭县已累计建成总装机容量约1万千瓦的47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总装机容量0.23万千瓦的767个户用分布式电站,建成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

“借助国家能源局的帮扶优势,通渭县光伏扶贫已经成为甘肃全省的学习典范,兄弟县经常来考察调研。”孙元辛欣慰地说。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