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2017-09-22 15:26: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着力促进全民阅读

记者:我理解,要从出版大国变为出版强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图书的内容建设,提升图书的质量,多出精品力作。请问这个方面总局是怎么做的?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界以主题出版为抓手,围绕重大活动、会议、事件、节庆等主题,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推出更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反映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反映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最新成果的优秀出版物。

主题出版产生了一批政治导向好、学术价值高、艺术性强、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红军长征纪实》等。其中2013年重点出版物《毛泽东年谱(1949—1976)》发行50万册;《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2015年重点出版物《抗日战争》发行60万册;2016年重点出版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发行量创纪录地达到5200万册;2017年重点出版物《习近平讲故事》今年5月出版以来发行已超过150万册。

记者: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环节。总局在全民阅读方面的着力点有哪些?

答:一是推动长效机制建设。2016年12月,我国发布了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目前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也取得重要进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提交国务院审议。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目前,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北京阅读季”“书香中国·上海周”“南国书香节”等成为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13000多场群众性阅读活动,直接参加人数达到6000万人次,覆盖人群近8亿人次。

三是发挥优秀出版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宣部、总局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一系列评奖推优工作。

四是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方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阶梯阅读体系。2014年以来,总局每年组织百家出版单位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千所中小学校开展主题读书、邀请名家进校园、开展阅读指导服务、举办征文比赛、捐赠图书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少年儿童广泛参与。

记者:上述活动成效如何?

答:从数据来看,全国阅读有明显提升。2012年,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6.3%,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40.3%。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74本。

2016年,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率为58.8%,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

相比而言,国民综合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量4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