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如何驶入真正的蓝海?

2017-08-16 16:29:57 来源:工人日报 

共享经济火热下需冷思考

随着共享的项目越来越多,人们慢慢发现,所谓的共享并非看上去那么美:过量投放、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带来了新的拥堵,占用、破坏等行为时常见诸报端;共享雨伞投放没多久就丢失了不少,如何管理成了新难题……

在重庆市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副所长李万慧看来,目前市场上共享概念野蛮生长,使创新经济模式蒙羞;大量资本流向“伪共享”项目,追求短期利益。这一现象确实折射了市场创新不足、创意不够的尴尬,如此“共享”是走不远的。

“目前中国社会信用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也制约着共享经济的发展。” 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余兴厚对记者说,目前共享经济仍以商业信用为主,信用判断还比较单一,缺乏权威性,且线上线下信用信息脱节,导致实用性大打折扣。

“共享热潮之下,还需我们冷静地看待该模式的发展。”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黄波说,从市场运行和社会管理的角度而言,由互联网经济所衍生的共享经济在看似“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水土不服”的症状。

黄波认为,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属性,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共享物品的规范和管理。有些产品可以由企业生产、政府供给;有些产品可以企业生产、供给,政府提供制度环境作为配套,并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还有些产品可以让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合作供给,互相弥补缺陷,形成合力。

李万慧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无论是已获得市场认可的共享单车还是刚刚兴起的共享充电宝,其模式都并非完美,政府要积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从市场规范、环境治理、城市空间治理的角度,制定出台一批“跟得上发展”的法律法规,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实现产品的可循环利用和环境补偿,实现企业、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